本内容来源于@什么值得买APP,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 |作者:有索动摇的国际线老粉
一、前言
本文16165字,可点击右下角目录跳转浏览。
曾几何时,顶级的缓震系跑鞋还被国际四大跑鞋品牌所垄断,早期的跑者需要花大量的财力和精力才能选到心仪的跑鞋:
亚瑟士家后跟厚厚的gel也是那个时代顶级缓震鞋的标志之一。
2021-2022年,随着跑步运动的大面积展开,跑鞋市场内卷程度急剧上升,伴随着新材料的下放,缓震系跑鞋作为专业跑鞋的一个重要分支也迎来了大面积的迭代升级。
Nike、阿迪这样的国际巨头和Asics、索康尼、布鲁克斯、New Balance老四大跑鞋
稳定发挥,
李宁、安踏、中乔、361、匹克等主流国产品牌
也纷纷发力,有很给力的的产品上市。
在产品日新月异、可选择的范围不断扩大的当下,如何选择一双适合自己的缓震系跑鞋,再次成为跑者必须面对的问题,毕竟,跑步不止竞速,更多时候需要放慢步子堆积跑量,锻炼心肺。选对了的跑鞋可以是好几年的忠诚伴侣,是上脚就不愿脱下的喜欢;选错了的跑鞋则可能带来体验上的不满和安全性上的隐患,最终弃之如敝履,花钱买罪受。
各家的脚感调教不同,有软弹的、硬弹的、韧弹的,也有传统脚感的,你喜欢哪一款?不同季节、不同路况、不同体重、不同落地方式的跑者适用的跑鞋不同,各类跑鞋能胜任的配速和距离也不尽相同。于是,本文将从
2021-2022推出的缓震系跑鞋入手,
以
脚感
为分类依据,深入剖析各跑鞋
科技、配置、参数,分享真实体验
,并给出
适用群体、天气、路况的推荐
,最后是对其性价比的评价。
二、脚感划分标准
1.软弹
软弹类缓震跑鞋的脚感就像踩在棉花上,
特点是
缓震行程长,泡棉下陷明显,但是回弹力度偏弱一些。它的
优势
在于极强的缓冲感,
劣势
在于过软的中底跑快了会卸力,跑久了会脚酸,且稳定性一般,如果外翻或者大体重有可能会容易崴脚。
软弹类脚感代表:
风行10、invincible、超轻18
2.韧弹
韧弹类跑鞋的脚感像是牛皮糖,
特点是
缓震行程明显但不过分,同时蹬伸的时候能感受到明显中底向上向前的能量反馈。它的
优势
在于,在提供缓震感的同时,还能提供回弹助力,跑快了也不会感到很拖沓;中底单程抗衰减更强,同时中底稳定性也得到一定的保障。此外,韧弹类属于大体重踩不穿,小体重也能踩得动的类型,比较普适均衡。
韧弹类脚感代表:
胜利20、越影2.0、啡速1
3.硬弹
硬弹类跑鞋的脚感
特点是
缓震行程小,缓震感不算明显,但是回弹力度和反馈速度很快。
优势在于
稳定性强,对于大体重和外翻跑者可以提供足够的保护,也能提供足够的缓冲上限;还能清晰地感受路面情况,在复杂路况能够及时预知风险;回弹反馈利落,便于提速。
缺点是
对于小体重来说缓震有限,可能会觉得不适。
硬弹类脚感代表:
创2.0pro
4.传统缓震跑鞋
时至今日,依旧有一些品牌保留了传统脚感的慢跑鞋,
脚感特点
是缓震行程中等或偏小,回弹基本不太有。他们的
优势在于,
一般会有双密度设计、加宽或者额外的支撑设计,稳定性不用担心;同时脚感比较干脆,反馈清晰,更锻炼跑者自身力量。
缺点是
缓震回弹很有限,跑久了很难再感受到中底的助力。
传统缓震跑鞋代表:
Meraki S,柏油路霸,赤兔5,Adistar
三、选购缓震系跑鞋的其他指标
1.鞋重
一般来说,缓震系跑鞋鞋重250g以内属于超轻,
251-270g算是轻量,271g-300g属于常规,301g以上属于偏重
。但是也有个例跑鞋,由于鞋重分布比较均匀,实际上脚感受会比纸面鞋重轻(比如柏油路霸、Adistar)。
2.鞋面材质
鞋面是关乎穿着舒适度、透气性和支撑感的重要指标。一般来说,
针织鞋面
舒适度打十分,但是支撑性只能给勉强合格,透气要通过打孔实现。
(例如:invincible,创2.0pro);
贾卡鞋面和网布鞋面
舒适度第二,同时支撑性和透气性都能达到中等,可以春秋穿着。
(例如:Meraki S,越影2.0);
网纱鞋面
舒适度更差一些,支撑性打中等,透气性中上(可以夏天穿的程度)。
(例如:超轻18,Spire S)
纯mono鞋面
舒适度最差,支撑性中等
,
透气性最好,同时具有一定防泼水。
(例如:飞影训练版)
3.鞋舌是否连接内靴
内靴是近两年跑鞋用得比较多的设计,目的是为了增加鞋面包裹性。其中,鞋舌通过两条织带连接中底布的是
半内靴
(比如:马赫2);
鞋舌连接整个内层鞋面的是
全内靴
(比如:越影2)。
通常全内靴的包裹效果好于半内靴。
4.后跟填充
后跟填充关乎后跟的锁定,填充越好,锁定感越强,后跟落地也越稳定。以下为后跟填充的三个级别:
5.大底材质
大底硬度关系到耐磨和抓地性能。对于普通橡胶来说,
硬度越高,耐磨越好,相对应湿滑路面抓地力会差一些
。
判断硬度的方式为:用手指甲尖去扣鞋底,能留下印记为软(不耐磨):
扣不动且没印子为硬(耐磨):
此外,
CPU为特殊橡胶材质
,耐磨和湿地止滑都远超普通橡胶,具体商品页面介绍会标出。
四、软弹系缓震跑鞋推荐
按照能
承托体重从小到大
排序。
1.中乔 飞影训练版
飞影训练版是中乔2021年推出的慢跑训练鞋,定位
入门到进阶
,主打
轻质、软、支撑
。
鞋面部分整体表现勉强合格。鞋面采用
大面积mono纱材质
,轻量化和透气性没的说,
大面积的合成革补强
也使得鞋面更加结实稳固,但是鞋面舒适度很一般,鞋面弯折、鞋舌褶皱都会有明显卡脚感。后跟包裹填充中规中矩,不会掉跟。鞋楦则明显偏宽,于我而言前掌空空荡荡,包裹体验很差,宽脚跑者可能会好一些。
中底部分主体材质为
巭pro材质
,
厚度达到20-28mm,
确保了整体脚感成为讨喜的软(软度类似风行10),同时
中底的抗扭片
强度非常高,
足弓内侧有支撑块
但不算特别硬,能够起到一定的支撑防外翻作用但是不破坏整体脚感。再加上鞋重只有
US9单只229g
,在慢跑时显得比风行10还轻快不少;
跟差和上翘幅度也不大
,没有前倾的压迫感和对小腿的负担,比较适合五六分配速养养脚的训练。
但是如果把它当做速训鞋就大错特错,虽然轻,但是它缺乏速训快速反馈的特质,偏软的中底在5分内的训练中很容易出现
拖沓
的感觉。此外,它的
缓震极限并不算高,
导致它的承重上限只能到
70kg
,并且
单程15km以外
就会出现一定的中底衰减。
大底方面,飞影训练版采用了
全掌发泡橡胶,
能够提供额外的落地缓冲,
湿滑抓地表现也相对不错
(相对于啡速),但是
耐磨性堪忧
,试穿的时候走了一小段橡胶就出现了一定破损,预估寿命500km以内。
总而言之,飞影训练版算是一双
极致轻量化,脚感非常讨喜的缓震跑鞋
,轻量化程度在今年的缓震跑鞋中也难逢敌手,但是过度轻量化带来的鞋面舒适度差、保护性上限不够等问题也给其他缓震系跑鞋敲响了警钟(飞影训练2增重40g,体验感均衡不少)。
这双鞋的适用群体是
70kg以内的跑者
,可纠正
轻度外翻
,适合
配速5分外,距离最长15km
的训练。适合路况为
干燥路面和轻微湿滑路面
,适合季节为
15-30度的春夏
。
选码建议:
正常选码,和Nike同US码,内长=脚长+5
购买方式与性价比:
目前乔丹官方旗舰店紫色有货,直接到手价259,性价比还可以,如果对鞋面没有特别高要求的跑者可以考虑入手。
2.匹克 态极4.0
态极4.0是匹克在2022春季发布的态极迭代。众所周知,态极正代走的是
通勤+休闲慢跑的路线,4.0也不例外。这双鞋的最大特色是软弹和全方位舒适,
出街百搭,小跑也不累。
鞋面采用
双层网纱材质
,透气性不错,舒适度尚可;鞋舌和领口采用了
一体式袜套领口
,一脚蹬非常适合通勤,但是
鞋带系统的锁定性会相对减弱
(只有四队鞋带孔),剧烈或长时间跑动中会松动,好在后跟的tpu片能带来一点支撑作用。后跟填充中规中矩,勉强够用。
同尺码
鞋楦比之前的态极正代都要窄
,我个人感觉会有点顶脚。
态极4.0的中底采用最新调教的
轻量化态极科技,
拥有态极系列一贯的软度,
同时中底配方中新增了peba,同时创新了发泡工艺,
使得回弹明显优于前代,同时重量相较于上一代减轻43g,
做到US9 269g,
达到缓震鞋中的优秀水平(270g内)。
此外,
态极4.0还取消了中底布设计
,鞋垫下方直接是中底,初脚感的软更明显。
得益于态极
自适应
的特性,日常通勤脚感轻快舒适,在10km以内的日常慢跑中脚感也比较软弹活泼。但是由于厚度限制和软度偏软,大体重比较容易踩穿。
大底材质是
耐磨度适中的水晶橡胶
,通勤加日常慢跑应该能支撑四五个月。内嵌的全掌tpu板有一定的助推作用。
总而言之,态极4.0算是一双
很出色的通勤慢跑鞋
,完美契合了都市上班族通勤和下班后休闲慢跑的需求。适用群体为
中小体重(75kg内),5分外配速的后掌跑者,5-10km的日常慢跑
。适应季节为
春秋(10-25度)。
选码建议
:建议比之前的匹克跑鞋选大半码,内长=脚长-5。
购买方式和性价比:
唯品会活动价328,首页弹出60-20品类券,到手价308。性价比一般,态极前两代都有过一开头,可以等待一下。
3.奇弹3.0 Pro
奇弹3.0pro是尔克2021年推出的一款
入门级轻量化缓震跑鞋,
主打
轻量、软弹、耐磨,可以说是目前尔克家缓震最好的跑鞋。
鞋面采用了
混合针织工艺,
拥有针织鞋面的柔软,同时其他材质的纱线的加入也使得鞋面的支撑性明显提升(和Nike Zoomfly fk差不多强度级别),但是由于没有打孔,透气一般。鞋带采用
竖条纹鞋带
,高摩擦不易脱落;后跟填充则属于
比较普通
,锁定效果尚可。鞋楦方面,
个人感觉稍宽
,包裹性一般,但是对慢跑影响不大。
中底采用了
全掌超临界泡棉,厚度达26-35mm(Vaporfly Next%同厚度)
,在软度上完全不输Nike的Invincible,一脚下去
下陷感明显
,同时在五分开外的慢跑中也能感受到适当的回弹感(强于飞影训练版),鞋头上翘设计也能带来
明显滚动感
,使得足部更快从后跟过渡到前掌,42码249g的鞋重也算是缓震鞋中的超轻水准,慢跑无负担。但是
配速进入五分后
会慢慢地感觉缓震大过回弹,中底
泄力拖沓,
因此不适合速度训练,跑久了也容易脚酸,同时,过于厚软的中底
对于大体重和外翻跑者来说稳定性会不太够用
,中足内嵌的碳板强度也不高,能够弯折,实际抗扭支撑效果并不明显。
大底是这双鞋的最大卖点之一,
采用了全掌超厚的CPU橡胶
,同时还有非常到位的纹路,抓地和耐磨效果拉满,这也是目前市面上唯二使用CPU外底的缓震跑鞋(另一双是越影2.0pro)。
总而言之,奇弹3.0pro是一双
脚感超软的轻量缓震跑鞋
,适用群体为
75kg以内,兼顾前中后掌跑法的步幅跑者,
适用于
五分开外,单次最长距离10km+的训练,但是不适合于外翻跑者。
适合于
各种干湿路面
,适合
秋冬季0-20度的气温
。
尺码建议
:正常选码,和国产品牌同尺码,内长=脚长-5。
购买方式和性价比:
拼多多百亿补贴售价287,用300-30补贴券后257,差不多是全年最低了,性价比较高。
4.李宁越影
李宁越影是2021年推出的一双
旗舰缓震跑鞋
,主打
软弹、足弓支撑,
图中这款是今年的换鞋面夏季版。
鞋面采用三段式设计:鞋头部分采用
双层网纱透气鞋面,
兼顾外围透气性和内里舒适度,确保夏季使用体验;中腰采用
飞线设计进行收紧
,提高中足的包裹锁定;后跟部分采用
适当厚度的填充
进行脚踝的锁定包裹,不掉跟。
中底结构从上到下依次是:
全掌䨻(TPEE),Probar loc抗扭片,前掌软橡胶后掌硬橡胶。
中底部分采用
全掌䨻科技,
去年的䨻脚感比今年会更软一些,再加上
20-30mm
的厚度铺设,后掌的缓冲十分充裕,
75kg内的体重都难以踩穿
,在
五分外
的配速中还能感到明显回弹(比奇弹3.0pro和远征者3更弹),五分以内则会有软大于弹的疲劳感,还会感觉有点重。同时,鞋头上翘设计也能带来
较为明显的滚动感
,提高跑步效率。
视频来源:运动一下下
足弓内侧有
明显的拱形条纹
,用以提高足弓支撑,减少外翻。此外,
中足的Probarloc抗扭片
也是稳定输出,对步态稳定起到重要作用。但是中底的耐久性还是会有点吃紧,
15km以上会有一定衰减。
大底采用前掌
Foam RB软橡胶,后掌tuff rb
耐磨橡胶的组合,前掌负责
主要发力区域的缓冲和抓地,
后掌负责
高磨损区域的耐磨
,各司其职。
总而言之,越影夏季版是一双
缓冲给力,回弹明显的缓震跑鞋,
适应群体为
75kg以内,各种落地方式
的跑者,可以
纠正轻微外翻,适合5分外慢跑,单次最长可15km+。
适用天气为
春秋10-25度,
适应路况
为干燥或无积水路面。
选码建议:正常李宁码,内长=脚长
购买方式和性价比:识货售价259元,对于用料扎实全掌䨻的配置来说很香,舒适度细节上也没有硬伤,值得一入。迄今为止越影1代已经出了5个换鞋面版本,足以看出其市场认可度之高。
5.越影2.0pro
越影2.0Pro是李宁2022年夏季推出的
旗舰级缓震跑鞋,
主打
透气、轻质、缓震、高弹、抓地,
䨻丝、䨻中底、Heeloc框架、gcu大底的叠加,凸显了李宁想要把这双鞋打造成无敌战士的决心,但事实是,它很优秀,但似乎没有做到1+1
鞋面采用了
李宁的䨻丝科技
,以尼龙纱线为原材料,密度比发丝还少17%,可以说是
鞋面轻质天花板
,同时肉眼可见的鞋面孔洞也是
完美解决了夏季跑鞋的散热问题,
就是舒适度方面可能会略差一些,硬质的鞋面跑久了会磨脚。鞋舌和鞋带做的比较草率,
鞋带用得是最古老的运动鞋带
,没有啥特殊设计,
鞋舌则是没有连接内靴,甚至还有毛边
,有点影响观感和舒适度。好在
后跟填充
还是一双顶缓该有的水准,
非常厚实。
鞋楦方面,
个人觉得比较正常
,但也有跑友反应䨻丝鞋面空间会偏大一些。
中底采用了
全掌䨻的配置,
在保留越影1的软度前提下,回弹感大大提升,脚感可以做到
95%平替高配䨻,和另一款旗舰缓震Invincible不相上下,
软弹不卸力,在440外的配速下毫无压力,有明显助推感;21-30mm的厚度铺设也使得这双鞋的缓震极限相当高,基本能承托所有体重;中底上翘幅度大,
有明显的滚动感
。中底后跟外侧有
一个大logo状的支撑块
,好处在于增加了后跟的稳定性,对大体重跑者和后跟跑法跑者有更好的支撑,坏处是对于明显外翻的跑者,
落地点可能会由于外侧过硬而偏移到较软的内侧
,
进一步加剧外翻,
因此我对这块TPU的放置位置持保留态度。中底耐久度很不错,
单程20km+没有问题
,但是由于鞋面过于轻薄、中底堆料多,导致
鞋重分布不均匀,导致在440配速内坠脚感明显
。
中底还有个小问题:
弯折点在靠近足弓位置,有可能导致足底筋膜炎的发生
。在足弓没有支撑片,中足强度本来就不高的情况下,理应在前掌进行一些开槽设计或者横向沟壑来改变弯折点,但是越影2.0pro并没有,这也是考虑不周的地方之一。
大底采用的是
全掌CPU橡胶
,用料扎实,耐久和湿滑抓地都没有问题。
总而言之,越影2.0pro是一双
性能上没有短板,但是细节上有些缺失的旗舰缓震跑鞋
,适用群体为
全体重,各种落地方式
的跑者,更适合
步幅跑法
,适合配速
440以外训练
,可以
支撑单程20km以上的距离
,但是
明显外翻的跑者不建议选购
。适用季节为
春夏(15-30度)
,
干湿路面都没有打滑风险
。
选码建议:正常选码,内长=脚长
购买方式和性价比:拼多多百亿补贴券后到手459,喜欢澎湃脚感的配置党可以无脑冲了,毕竟用料和旗舰地位摆在那里,下有越影2.0,感觉价格下探的空间不大,参照同为899定价的小绝影。
6.必迈 远征者3.0
必迈远征者3.0是2022年年初上市的,定位是
覆盖入门到专业的轻量缓震跑鞋
,主打
轻、软、宽楦、稳定。
鞋面采用了
内层网布,外层透明纱
的设定,外层还增加了
大面积压胶,
内层主管舒适,外层主管支撑,同时透气性也做的不差。鞋带系统
中部有一根类似飞线的设计
,从而提升了中足的鞋面包裹。
后跟填充属于及格水平
,不会掉跟。
宽楦是这双鞋的特色之一
。于我而言前掌宽度有点夸张以至于稍稍加速会有前掌空荡荡的感觉,不是很喜欢,但是对于宽脚跑者来说空间会比较宽裕。
再说中底,采用了全掌FOAM4+的材质,具有
轻、软、弹、耐久
的特质,
厚度达到24-32mm
,属于中等偏厚。脚感上更接近于react,在
440以外的中慢配速中显得缓震回弹兼具
,在440以内则会逐渐拖沓节奏。
稳定性是这双鞋的又一特色。
虽然中底缓震行程大,但是实际跑动中的
力线稳定性非常好,不会有内外翻的情况出现
,这归功于加宽设计的后跟,增大了接触面积(远征者3.0的后跟宽度达到98mm,比越影2宽了10mm)。中底缓震极限高,
基本上全体重都能承托。
借鉴自"鞋吧test"
中底的单程耐久性也很好,到
20km还能感觉到中底有充足的弹性
,能很好地胜任LSD的任务。
大底采用的是
惊碳同款的DSP颗粒
,干湿抓地力毋庸置疑,仅次于CPU,不同的是每一个颗粒大小增大,这样
耐磨性相对增加
,预计寿命600km+。
总而言之,远征者3.0是一双
兼顾缓震和稳定保护的轻量缓震跑鞋
,用朴素的EVA材料雕刻出很惊艳的综合性能,是今年的缓震系的一大口碑之作。适用群体为
全体重
,
兼顾前中后掌落地方式
,
步幅
跑者,
宽脚福音、脚瘦慎入,可以
进行
440以外的训练
,
单次距离可达20km以上
。适应于
干湿路面
,在
春秋季节最合适(10-25度)
。
选码建议:Nike同码,内长=脚长+5
购买方式和性价比:拼多多大促售价258,远低于日常售价(359),价格很具有诱惑力,再加上缓震性能和稳定性能都不输同价位跑鞋,还是难得的宽楦,适合的跑者入手不亏。
7.361 爆沫SE
爆沫SE是361在2021年推出的一款
旗舰级缓震跑鞋,主打软弹,
这也是etpu在361跑鞋上的首次应用,虽迟但到,是2021年的口碑之作。
鞋面采用
网纱鞋面
,能看到一些透气孔,但是大部分区域(尤其是鞋头和中足)还是比较厚的,因此
实际透气性比较有限,20度以上就会开始感觉有闷脚了。
后跟填充比较结实,包裹感还是很舒适的,后跟的
环抱式tpu
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后跟的稳定性。
鞋楦方面,稍稍偏窄一些。
中底部分采用了
全掌爆沫科技,
361自调的爆米花中底软度相当可以不输boost,回弹在慢跑中也非常明显,起到一定的省力作用,
24-34mm的厚度也带来很高的缓震极限,基本全体重可用。
但是由于
鞋重的限制(42码
,
339g,基本和态极1差不多重了),配速530
似乎就是这双鞋的速度上限了,并且
10km以上
的距离就容易感到累脚。在冬季跑步中,中底还是能保持良好的弹性,不会变硬,可以放心使用。
大底采用了
全掌软质橡胶
,湿滑抓地力尚可,但耐磨度一般,预计寿命600km+。
总而言之,爆沫SE是一双
缓冲感十足的旗舰慢跑鞋,
适用群体为
全体重,后掌跑法跑者,配速530外,单次距离10km+。不积水的路面都可以使用,适用天气为0-20度的秋冬季节。
选码建议:正常国产品牌码数,内长=脚长-5,脚宽选大半码。
购买方式和性价比:站内大神爆料京东凑单可以做到129,这个价格针对这个脚感,我只能说:无敌。对于初跑者和大体重跑者来说,这双鞋是非常高性价比的存在。
8.NIKE Invincible
Invincible是Nike2021年年初推出的
旗舰缓震跑鞋,以"不会受伤"
为宣传口号,
主打至软至弹,“舒适”二字贯穿整鞋的设计风格,同时兼顾稳定保护。
鞋面部分为了提高舒适性做了诸多努力。首先,鞋面主体采用
针织材质
,相比网纱更加柔软贴合,但是并没有打孔设计,因此只适合秋冬季节。其次,
鞋舌厚实,并且有全内靴的设计,
鞋面的包裹性再上一个台阶,能感觉到前脚掌被鞋面完全贴合住但又不显得过紧,很舒服。最后,后跟的填充也是顶缓级别,将脚踝牢牢锁定住。鞋楦虽然看着很宽,但实际上鞋楦是正常的。
中底部分则是至软至弹。中底采用了全掌zoomx科技,
质感和Vaporfly 1代一毛一样的软弹,
可以说是梦回2019年Vaporfly刚上市时候的惊艳感,
26-35mm的厚度用料
也是直接把缓震和回弹的上限提升了一个级别,
基本可以承托全体重跑者
。虽然是缓震鞋的定位,重量也不算很轻
(US9 289g)
,但是
大步幅跑进5分内时能感觉到中底下陷明显,同时产生深不见底、源源不断的回弹
,夸张的上翘幅度也给你
流畅的滚动感,
让你有种停不下来的错觉,可以说是
慢跑鞋中推进感最强
的(当然
跑到440以内以后鞋重就会开始产生负向拖累
,坚持不了太远),小体重踩得动,大体重踩不穿。虽然中底很厚软,但是
稳定性很不错,后掌落地时也不会产生过度形变或侧翻
,这得益于明显加宽的后跟和后跟的支撑纹路,以及暗藏在后跟外侧的环抱式TPU。
来源:鞋吧test
中底单程耐久很不错,
单程20km+
没有问题,但是中底容易产生褶皱,而且zoomx后跟易撕裂,
使用寿命打问号。冬季泡棉的活力依旧不会退化,可以放心使用。
大底采用颗粒状软橡胶,
抓地还是不错的
,不积水的潮湿公路上也不会打滑,但是
耐用度很一般
,50km就会有颗粒磨掉。
总而言之,Invincible是一双
堆料扎实、舒适度拉满的缓震跑鞋,
唯一短板是不耐用。适用群体为
全体重、各种落地方式、步幅跑者
。适合
440配速外的训练
,
单次距离可20km+,适合干燥和无积水的马路,适用季节为秋冬(0-15度)。
选码建议:正常Nike码数,内长=脚长+5
购买方式和性价比
:
识货报价699,不算便宜,但是这双鞋性能和脚感还是无敌的存在,对于脚感高要求的跑者可以无脑入,毕竟过了一年价格也没有再下探的趋势了。
9.匹克 态极云
态极云是匹克在2021年底推出的一款
休闲慢跑鞋,主打颜值和舒适,是休闲通勤和日常跑鞋的多面体。
鞋面的休闲风很浓。鞋面主体采用了
全针织材质,还有脚背大面积打孔
,兼顾舒适和透气,但可能对于严肃跑步来说鞋面支撑性有所欠缺。鞋舌和领口采用
一体织袜套设计,方便一脚蹬。鞋楦正常。
中底部分则是
全掌轻量化的态极,
经过了几代的演变,
自适应的脚感
越来越明显:走路柔软,跑步韧弹有活力,不太有卸力的感觉,26-35mm的厚度铺设也使得这双鞋的
缓震极限很高,可以承托全体重
。此外,明显加宽的后跟落地
稳定性极佳
,不会有过度下形变和侧翻。就是
鞋重重了些(41码297g)
,不适合太久太快的训练。在休闲鞋的那一面,
AI设计的云形态
中底潮味十足,造型十分百搭,
机能风、街头风
都能轻松驾驭,尼克杨上脚奠定地位,穿上分分钟增高5cm。
大底采用
专业级KPU材质
,抓地力优异。
总而言之,态极云是一双
潮流慢跑鞋
,适合
全体重、后掌落地跑者
,适合
5分速外
,
单次最长10km+
的休闲慢跑。
选码建议:正常匹克码,比其他国产品牌选小一码,内长=脚长-10
购买方式和性价比:拼多多百亿补贴到手价209,历史低价,性价比拉满。
五、韧弹系缓震跑鞋推荐
按照推荐星级从小到大排序。
1.中乔 风行11
风行11是中乔在2022年春季推出的
进阶慢跑鞋
,主打
轻质、透气、快速反馈,
新调教的巭pro和去年完全是两个风格。
鞋面采用
网纱材质,
透气性在夏季也可以轻松适应,但是硬质的鞋面很难有舒适度可言,前脚掌弯折时卡脚严重。后跟填充
中规中矩
,不会掉跟,不过已经比一代好很多了。鞋楦正常不偏码。
中底部分采用
全新调教的巭pro中底,加入了peba材质后,
在保留一代的轻量化
(鞋重US9259g)
同时,脚感更韧,回弹速度更快,像是加强版的hyperburst,
配速跑到430也不会感觉卸力
,但是由于厚度限制,
缓震极限不算高
。稳定性方面,由于中底硬度相对较高,加上
后跟大面积立体tpu框架
支撑,稳定性极佳,可以抑制后跟过度形变。中底的耐久度也比上一代有了明显提升,
单程20km+
不是问题。
大底采用
全掌耐磨橡胶
,耐用度较上一代有显著提升。
总而言之,风行11是一双
算不上特别软但是反馈很迅速的训练鞋,
适应群体为
75kg内,各种落地方式
的跑者,可以用于
配速430外
,单次
距离20km+的训练。
选码建议:和Nike同US码,内长=脚长+5
购买方式和性价比:京东售价279,和同价位的跑鞋相比,性能只能算中等水平,再加上风行10去年一百多的价格在前,风行11在两百段位显得有点没诚意,可以再观望一下。
更新:天猫乔丹尊购旗舰店预售到手229。
2.361 Spire S2
Spire S2是361国际线在2022年第三季度推出的
旗舰缓震跑鞋,主打缓冲、稳定。
如果说爆沫2.0是极致堆料之作,那么Spire S2则是传统设计与新中底科技的融合,以取得缓冲和稳定的平衡。
鞋面换回了国际线惯用的
双层贾卡鞋面
,舒适度很好,透气性一般,因此适合秋冬穿着。
鞋舌很厚实
能够缓释脚背压力,但是并没有内靴设计使得鞋面
包裹性差点意思。后跟填充保持了Spire S系列的一贯水准,厚实得让人安心。鞋楦方面,
这次的鞋楦相比于国际线的前作要
明显变宽不少
,和征途2宽度类似,应该也是考虑到宽脚朋友的诉求。
中底部分采用了国际线一惯的
双密度中底,
上层是
较硬的quikspring+泡棉(硬度50)
,下层是
较韧弹的脂肪族TPU泡棉(硬度40),
目的是为了
用上层泡棉使压力分布更均匀,
从而提高中底的缓震极限和稳定性,整体较宽的中底轮廓也使得侧翻概率减小。
20-30mm的厚度
也使得
后跟
有足够的缓冲上限,可以
承托基本全体重
的跑者。整体
脚感软度和越影2接近,缓震行程中等,回弹明显优于Spire S2,但是稍弱于越影2这样的全掌脂肪族tpu泡棉配置。
鞋重上相比于上一代没有优化
(US9码299g),使得这双鞋在五分内的配速会稍显吃力,但是中底的耐久度还是可以胜任长距离训练的。
虽然没有抗扭片,但是弯折点落在跖骨下方,不会牵扯筋膜。
大底采用前掌软橡胶后掌耐磨橡胶
的设定,使得其拥有较好的湿地止滑,又保证了耐磨性。
总而言之,Spire S2是一双
韧弹与稳定兼具
的
旗舰缓震跑鞋,
风格与索康尼的坦途有相似的地方。适用群体为
全体重、后掌跑法跑者,适用于5分外的训练,单次距离可20km+。适用天气为0-15度的秋冬季节,适用路况是干地和无积水路面。
选码建议:正常361国际线尺码,和Nike同US码,内长=脚长+5
购买方式和性价比:361天猫官方旗舰店预售到手价379,比首发价便宜不少,但相对于上一代二开头的价格来说还是贵了点,但是国际线的品质还是可以信赖的,对于想要更新专业的跑鞋但又没有足够预算买国外品牌的跑者来说,性价比还是不错的。
3.索康尼 坦途
索康尼坦途(英文名Tempus)是索康尼在今年8月份推出的
旗舰级支撑跑鞋,取代了原本应该属于飓风的位置。
这次的旗舰支撑也一改往常笨重、强支撑的形象,
主打轻质、缓震、支撑,甚至可以看做是一双支撑做的不错的缓震系跑鞋。
鞋面采用
双层贾卡鞋面,
贴合度很好,同时脚背上方有明显开槽,弥补了鞋面厚实的弊端,达到透气的效果,进风比较明显。
鞋舌填充扎实,还有
弹力半内靴
设置,中足锁定行进一步提高。
后跟填充厚度比其他顶缓来说显得比较平庸
,但是为了整体的重量减负也可以理解,毕竟基础的锁定功能还是在的。鞋楦方面,
个人感觉宽度正好
,包裹也很优异。
中底部分,采用
双密度设计
,主体采用品牌最顶级的
Pwrrun pb泡棉
(之前只在啡鹏、啡速上用),能量回馈率可达88%,负责承担起整双鞋的缓冲和回弹任务(硬度38);
外框架用硬质的Pwrrun泡棉
,提高鞋身刚性,同时增加触地时的稳定性。
实际跑动过程中
前后掌脚感有一定差别。前掌
内外侧的硬质EVA
限制了触地时的过度形变
,提高落地稳定性,同时
前掌正下方还是完整且厚实的pwrrun pb泡棉
,因此前掌下方还是能感受到顶级泡棉带来的
充裕的缓震、不俗的回弹力度。后掌
则是和Spire S2类似的设计
,上层硬质的Pwrrun泡棉使得压力分布更均匀,提高后跟的稳定性和缓震上限,但是相应的,不太会有直接的下陷,缓冲感会受到一定限制。
同时,足弓内测向上拱起,巧妙的设计在不增加重量的情况下,
起到足弓支撑的作用。
整鞋的鞋重控制非常好(
US9 259g
),加之脚感韧弹不卸力,鞋头上翘有滚动感,可以
胜任430及以外的配速。
大底采用索康尼惯用的耐磨橡胶材质,
耐用度很强,但是湿滑抓地有点溜冰,这也是索康尼的"传统艺能”。
总而言之,索康尼坦途是一双
缓震回弹性与支撑性俱佳的轻量支撑系跑鞋,
开创了支撑系跑鞋轻量化新纪元,适用群体为
全体重跑者,各种落地方式,外翻跑者可用,适用于配速430及以外的训练,单次距离可20km+。适用季节为春秋(10-25度),只能在干燥马路上使用。
选码建议:正常选码,和Nike同US码,内长=脚长+5。
购买方式和性价比:索康尼官方旗舰店原价1399购买。作为今年的新款,目前性价比不高,但是性能真的香,等明年六一八或双十一应该能对折。
4.索康尼 胜利20
胜利20是索康尼在9月份上市的一双
旗舰定位缓震系跑鞋,
主打
轻质、超强缓震回弹,明显是对标Invincible的产品。
鞋面部分,“头等舱”稳定发挥。主体采用
双层网布材质,
舒适度拉满
,同时前脚掌还做了打孔透气设计,应对春秋季节没有问题。鞋舌填充厚实,
还采用了
全内靴设计和飞线设计,
包裹感更加上升一个等级。后跟填充也没有偷工减料,可以将脚踝牢牢锁死。
鞋楦方面,个人感觉偏宽,这次
选小了半码
,反而感觉楦宽刚刚好。
鞋垫采用爆米花材质,
厚度达6mm,这第一层缓震层提供了柔软的触脚感,在
5分外的速度中能最大化缓震体验。(当然,如果想在速训时脚感更利落可以换成高弹EVA鞋垫)
中底部分采用
最新调教的Pwrrun +材质(脂肪族TPU),堆料扎实,
脚感韧弹有活力,缓震行程中等,回弹力度极强,可以说是目前唯一可以
小胜invincible脚感
的跑鞋。
上翘幅度很高,重量较轻(US9码269g),
使得加速后跑动过程中的负担感完全没有视觉效果那么夸张,每一步的落地都催人向前迈步。透过鞋垫压缩中底,中底源源不断的能量反馈使得
430左右的配速
也不再是很困难的事。
30-39mm
的超厚底级厚度大大提升了其缓震回弹上限,可以承托
全体重跑者,在20km+的训练中
也能保持中底的活力。稳定性方面,虽然是超厚底,但得益于
加宽的后跟
以及中底的斜条纹设计,跑动中的稳定性还是不错的。
来源:奥尔里奇吴
大底采用的是
全掌耐磨橡胶材质
,老样子,耐磨不防滑。
总而言之,胜利20是一双
轻质、脚感爆棚的顶缓跑鞋,堪称今年缓震系跑鞋性能NO.1,
适用群体为
全体重,各种落地方式、步幅跑者
;可以胜任
配速430外
单次距离
20km+
的训练。适用天气为
春秋季10-25度,
适用路况
为干燥柏油路。
选码建议:脚宽正常选码,和Nike同US;脚瘦酌情选小半码。
购买方式和性价比:索康尼官方旗舰店券后1259购买。作为今年的新款,目前性价比不高,但是性能真的香,等明年六一八或双十一应该能对折。
5.361 爆沫2.0
爆沫2.0是361在2022年5月推出的一双
旗舰级缓震跑鞋,主打超强缓冲回弹
,是一双性能不俗、性价比很高的跑鞋。
鞋面部分采用
双层针织鞋面,但是很硬
,再加上
前掌的合成革顶到了前掌弯折处,可以说在长距离跑步中有点有苦难言。
鞋面虽然有开槽,但是对透气性没有实质性帮助,15度以上还是会有点闷热。
鞋舌厚实填充和全内靴设计是鞋面
为数不多的亮点之一,贴合感不错,
后跟的填充也是顶缓水平。
后跟还有一个拉环,方便穿脱,比较细节。
鞋楦方面,个人觉得这鞋
偏小偏窄
,按往常选码很紧,建议选大一码。
中底部分是全鞋的精华部分,主体采用了
全掌脂肪族TPU材质
,在保留一代的缓震感基础上,回弹力度上了一个台阶,可以
95%达到Invincible的脚感
,同时
26-35mm的厚度
也相比一代有了一定提升,
缓震极限极高,可以承托全体重跑者。
虽然中底回弹很给力,但是
鞋重偏大(42码295g,选大一码会更重)使得其速度上限只能定格在450左右,
好在中底耐久度还是不错的
,单次20km+不是问题。
中底还有个小问题在于
弯折点靠近足弓,可能会引发足底筋膜炎。
大底采用
全掌硬度适中的橡胶
,耐磨和抓地比较均衡。
总而言之,爆沫2.0是一双
堆料充满诚意、脚感十分澎湃但是鞋面细节还有待提升的顶缓,
适用群体为
全体重、后跟落地
跑者,
配速450以外,单次距离可20km+。
适用天气为
秋冬季0-15度,
适用路面
为干燥或无积水马路。
选码建议:选大一码,内长=脚长
购买方式和性价比:站内大神凑单可做到169元,一开头的价格完全没有敌手,可以说是价格杀手了,根据爆沫一趋势来看价格下探空间不大,可以放心入手。
6.李宁 越影2.0
越影2.0是李宁在今年夏天推出的一双旗舰级缓震跑鞋,主打
轻质高弹,是我认定的年度性价比No.1的缓震系跑鞋,也是本篇唯一的5⭐,
他不仅有缓震系的特质,还有速训鞋的特质,有点万金油的味道。
鞋面部分采用
双层透气鞋面,
外网纱内网布,内里柔软贴合,外层轻质透气,在
春秋和初夏都不会闷脚。
鞋舌柔软厚实,还有
全内靴设计
,包裹性上升一个等级,也使得鞋重分布更均匀。
鞋带延续一代的
扁平粗条纹鞋带
,摩擦阻力很高,
后跟的包裹填充也是相当扎实
。个人觉得越影2的鞋面设计比2pro要合理不少,不管是
舒适性还是重量分布
都是2更优秀,用更朴素的材料实现更实用的性能。
鞋楦方面,
个人觉得比较正常
,包裹性不错但不至于动弹不得,留有一定空间。
中底部分采用
全掌脂肪族tpu,
比越影2.0pro上的更韧一些,缓震行程中等偏小,回弹强劲,
20-30mm的厚度
带来很高的缓震上限,
全体重可用
。在
五分半
外的慢跑中这双鞋能
提供充裕的缓震
,在
430左右的配速
中,它也有非常强的
滚动感和回弹感
,在
前掌发力时毫不拖沓,
有
飞电discovery的味道
,同时得益于合理的鞋重分布,
US9单只269g
的重量实际也不显得坠脚,可以说是快慢皆可,这在缓震系跑鞋中非常难得。耐久度方面,
单次距离20km+
也不是问题。在稳定性方面,后跟的
heeloc稳定装置
有一定功效,后跟位置的
斜条纹也有一定的支撑作用。
虽然没有抗扭片,但是弯折点落在跖骨下方,不会牵扯筋膜
。
大底的性能有些出乎意料的好。大底采用硬质的
tuff rb
材质,按往常经验来说抓地弱耐磨强,但实际
干地抓地堪称无解
,有点牢牢嵌进地面的感觉,
湿滑地面在落地瞬间也能做到不打滑
(发力蹬地有点打滑),应该是归功于特殊的纹路设计。耐磨度方面也是50km无磨损,很可靠。
总而言之,越影2.0是一双
轻质、快慢皆可的缓震系跑鞋,
适用群体为
全体重、各种落地方式
的跑者,更适合
步幅跑者
,配速
430及以外,单次距离可20km+。
适用路况为
干燥和无积水的柏油马路
,适合季节为
10-25度的春秋季节。
尺码推荐:正常选码,和Nike同US码,内长=脚长
购买方式和性价比:拼多多双十一大促到手价259,个人觉得作为最均衡万金油的缓震系,可以无脑入手,二开头性价比极高。
六、硬弹系缓震跑鞋推荐
1.Adidas Solarglide
Solarglide是阿迪达斯今年春季推出的一双
定位进阶训练的次顶级缓震跑鞋,主打缓震和支撑。
在跑鞋矩阵中阿迪达斯把它放在畅跑系,比长距离系的Adistar低一个等级。
鞋面采用了
厚针织材质
,舒适度不错,透气度很一般。脚踝填充还比较结实。
鞋楦正常,
还能留有一定空间,比较舒适。
中底部分采用
双密度设计,上层硬质EVA(45度),下层软质BOOST(硬度38度),
目的是为了分散压力,提高缓震上限和稳定性,在
两层之间还有中足TPU板的
延伸,进一步提高稳定性。结果是,
稳定性我是感觉到了,但是缓震感却感受不到了
,以我65kg的体重很难感受到中底的形变量,只有上层硬质泡棉的直接反馈感,因此我觉得,
需要70kg+
的体重才能踩得开这块泡棉。此外,这双鞋鞋重还是较重的,
US9单只325g,
因此只能
530以外的慢跑。
大底采用
全掌马牌橡胶
,抓地耐磨性能有保障。
总而言之,Solarglide是一双
脚感偏硬的缓震跑鞋,
我个人不是很喜欢。适应群体为
70kg以上
,
后掌落地
跑者,
配速530以外
,单次
可15km+
。适应路况为
干燥和无积水的柏油马路
,适用于
秋冬季0-15度。
选码建议:正常选码,和Nike同US码,不要看脚长选。
购买方式和性价比:拼多多买两双到手价349一双,性价比中规中矩,考虑到这是阿迪今年为数不多的严肃跑鞋,这个价格还算可以接受。
2.安踏 创2.0pro
创2.0pro是安踏在2021年冬季推出的一款
旗舰缓震跑鞋,主打稳定、回弹,是我这几个月穿的最多的跑鞋之一。
鞋面采用
针织设计
,柔软
贴合,包裹性好
,但是
透气性一般
,不太适合春夏,并且
鞋面稳定性一般
,可以很容易产生形变。鞋带系统采用
偏移设计缓释脚背正上方压力,同时采用麦穗鞋带,
防掉落性能很好。脚踝采用
袜套式领口
,一脚蹬穿脱方便,后跟填充也很扎实。总之,鞋面部分
舒适度很高
,但对于专业跑鞋来说稍显有些不够用。
鞋楦采用
创系列特有的2e宽楦
,包裹舒适还留有一定空间。
中底采用
全掌氮科技
,具有轻质、高弹、耐久的特性,在我
65kg的体重下
,缓震行程偏小,但是回弹非常强劲,脚感上反倒有点速训鞋
干脆利落
的味道,想要完全踩开,体验到更澎湃的脚感可能要
70kg以上了
。
中底厚度21-30mm,缓震极限很高
,可以
承托大体重
。上翘幅度大,
滚动感明显
,在
440左右
的中快配速中能感受到中底的
快速反馈和强大的步幅增益,但是由于中底轮廓过于宽大,
在加速时会感觉受力比较分散,不好维持速度;但同样由于中底的加宽,在慢跑中
落地极其稳定,
基本不会有内外翻的情况,这和
足弓内侧的橡胶上翻支撑和中足的双碳管设计
也有关系。耐久度方面,单程20km+中底脚感也不会有明显衰减。
大底采用
耐磨橡胶材质,纹理设计根据大数据分析受力点得来,
实战抓地力相当不错,耐磨性相对中规中矩,200km磨了一半厚度。
总而言之,创2.0pro是一双
稳定性很好的缓震跑鞋,是大体重跑者的不二之选。
适应群体为
70kg以上,各种落地方式
的跑者,
轻微外翻可以使用,步幅跑者
会很喜欢。适用于配速
440以外
的训练,单次距离可
20km+。
选码建议:正常国产品牌选码,内长=脚长-5
购买方式和性价比:得物报价399,这波虽然不是历史低价(年中到过300左右),但是依旧是值这个价格,大体重跑者可以无脑入。
七、传统脚感缓震跑鞋推荐
1.安踏 柏油路霸
柏油路霸是安踏2021年末推出的一款
定位入门到进阶的长距离缓震跑鞋
,主打
稳定、缓冲、鞋重分布均匀,是一款用料基础但效果惊喜的跑鞋。(今天讲的是春秋版)
鞋面部分采用
双层贾卡网布材质
,舒适且有打孔透气,可以用于春秋穿着,
单片式鞋舌连接全内靴
,大大增强鞋面的包裹感。同时内靴
是弹力材质,鞋带系统从下到上宽度逐渐增加
,这也大大增加了
对高脚背、宽脚掌
等特殊脚型的
宽容度
。
后跟采用猫舌布填充,防止后跟向外滑出,提升后跟锁定性。
鞋楦偏宽,但是因为内靴的存在所以
胖瘦脚都可以穿
且舒服。
中底部分,鞋垫下方有一层
ETPU中底布
,使得这双鞋的
第一触感很柔软
,且有着
很耐久的缓冲
,
单程20km+不是问题;
而中底布下方的主体EVA材质和中底布一起,组成了这双鞋
后劲"韧"的脚感,
在长距离训练中不卸力,有一定回弹感,缓震极限中等,可以
承托80kg以内的
。得益于
鞋面和中底重量接近1:1的分布
,虽然鞋重不轻
(US9单只289g)
,但这双鞋并不显得坠脚,还有一定的滚动感,在
440以外的配速
中也比较轻松。足弓内侧
有向上拱起的纹路
,有利于抑制一定的足外翻。
大底部分采用
全掌耐磨橡胶材质
,耐磨性没话说,并且大底纹路也进行针对性铺设,在
前掌发力区域加入颗粒和碎钉,
提升了抓地力。
总而言之,柏油路霸是一双
用料朴素但实用的进阶堆跑量跑鞋,
有很强的特色。适用群体为
80kg以内,各种落地方式
的跑者,适用于
配速440以外
的训练,
单次距离20km+。
适用天气
为春秋10-25度,
适用路面
为干地和无积水湿地。
选码建议:正常选码,和Nike同US码,内长=脚长+5
购买方式和性价比:双十一安踏天猫官方旗舰店预售到手价194,用来堆跑量性能够用,价格合适不心疼。
2.Adidas Adistar
Adistar是阿迪达斯2022年春季推出的
旗舰长距离训练鞋,主打缓震和稳定。
鞋面部分采用
双层网布设计
,透气性一般,适合秋冬穿着。
后跟填充扎实,
包裹锁定性强。鞋楦方面,个人感觉
偏宽偏长
,按常规选的码数就感觉
偏大了一码
。
中底部分主体采用
轻量化EVA,
脚感较韧,有缓震感也不过度下陷,比较讨喜,就是回弹不太明显。
29-38mm的厚度
也给予了足够的缓冲上限,能够承托
全体重跑者。
鞋重虽然
较重(US9 313g),但是鞋重分布却意外的均匀,跑起来不坠脚,可以跑到440的速度,
中底的缓震耐久也足以支撑
20km以上的距离。
此外,后跟采用了
加宽加硬度的设计,
极大地提升了后跟的稳定性。
虽然中足无抗扭片,但是弯折点落在跖骨下方,不会牵扯足底筋膜。
大底采用了
全掌马牌橡胶的
材质,耐磨性和抓地力都值得信赖。
总而言之,Adistar是一双
重量分布均匀、脚感比较讨喜的传统缓震跑鞋,
适用群体为全体重、各种落地方式的跑者,适合
配速440以外,单次距离可20km+。
适用路况为
干湿路面,
适用季节
为0-15度的秋冬季节。
选码建议:选小半码。
购买方式和性价比:拼多多买两件单件249元,作为今年阿迪的旗舰缓震系跑鞋来说,性价比还是可以的,喜欢传统中底脚感的可以入。
3.Meraki S
Meraki S是361在2021年冬天推出的一双
次顶级缓震跑鞋,主打触地反馈、传统脚感,是一双对跑者自身能力要求比较高的跑鞋。
鞋面采用
双层贾卡材质,
舒适度高,透气性一般,适合
春秋10-25度
穿着。
鞋舌采用一片式设计
,贴合度高,
后跟填充也是顶缓级别
,将后跟牢牢锁住。
鞋楦正常,不宽不窄,还留有合适空间。
中底部分采用
双密度设计,上层quikfoam超临界发泡材质,下层硬质EVA,
上层泡棉波浪形铺设有助于缓释压力,下层EVA框架则是明显提高稳定性和触地反馈,每一步都
干净利落
,
稳中带弹,
是薄底时代的熟悉感觉,跑到
440
的速度也不卸力(再快则会受到鞋重限制)。与此同时,
缓震回弹整体偏弱
,能承托的
重量上限也不高,80kg到头
,但是更有利于跑者
利用自身力量完成训练
。还有一点,这双鞋
前掌的缓冲比较弱
,因此适合
全掌和后掌跑法跑者
使用。耐久度方面,我曾经尝试过一次24km的长距离拉练,基本没有问题。
大底部分,前掌采用
软质橡胶,主管抓地,
后掌采用
耐磨橡胶,主管耐磨。
总而言之,Meraki S是一双
市面少见的脚感结实的传统缓震跑鞋,
喜欢的人很喜欢,不喜欢的人敬而远之。适应群体为
80kg内,全掌和后跟跑法
跑者,可以用于
配速440以外
的训练,
单次距离可15km+
,适用于
干燥和无积水柏油路,春秋10-25度
的天气。
选码建议:正常选码,和Nike同US码,内长=脚长+5
购买方式和性价比:站内大神爆料可做到174,性价比较高,喜欢传统跑鞋薄脆脚感的可以入。
八、总结
介绍到这里,总结一下:
①越贵的跑鞋不一定越好,要根据自身的体重、落地方式、配速和距离、喜欢的脚感进行选择,没有最好的,只有最合适的。
②国产跑鞋可以实现对国际跑鞋的性能平替,但是国产品牌在细节、设计等方面还与国际顶尖水准有差距。
③中底堆料多不完全等同于性能强,对于合适材料的合适调教和设计、对于细节的把控才能成就一双好跑鞋。
④选跑鞋是一件很动态的事,也许一个在现在很昂贵的产品,在未来技术会下放到更便宜的产品上,因此买鞋只买刚需,其他都可以等(不然吃灰的时候真难过。)
最后是我今年最喜欢的的三双:越影2.0,创2.0pro,胜利20。
谢谢大家看到这里,从作图——找素材——撰稿——修改,写了很多天,希望能够对你的选购有帮助~
作者声明本文无利益相关,欢迎值友理性交流,和谐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