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了与怀孕相关的55条小知识,看完后准爸和准妈都会有所收获。这些内容都是我在老婆怀孕期间从各种文献,书籍中浏览到的,现结合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将个人认为有用的总结出来分享给感兴趣的人。
- 女性最近生育年龄:24-29,男性30-40.
- 排卵时间:下次月经前14±3天
- 一个妇女一生约排400个卵子
- 男子每次排出2-4亿个精子,受精过程通常发生在事后24小时内(精子与卵子相遇相遇所需要的时间)
- 确认怀上后前3个月,避免同房
- 预产期前后2周内都有可能“卸货”
- 孕期血红蛋白最低应在110g/L以上
- 害喜(孕吐)通常在6周左右开始,13周以后有改善,当然也有不吐的,这跟每个人都激素水平变化有关
- 音乐胎教一般从第6个月开始,用手机播放音乐时,至少离肚皮2cm,音量调小
- 怀孕后尿碘最佳范围为150-300ug/L
- 宝宝出生体重大于8斤叫“巨大儿”
- 在中国,孕妇怀上后,建议前3个月体重增加2-3斤,孕中期增加8-10斤,孕后期增加8-11斤。(这个速度是针对孕前体重是正常的孕妇,如果没怀孕的时候属于超重肥胖的,整个孕期体重增长不要超过18斤,如果是偏瘦的孕妇,全程可以涨26-28斤)
- 孕中晚期,平均增加300-500g/周,最为恰当
- 筛查唐氏综合征的最近时间段是15-20周
- 孕16周,耳朵贴近肚皮能听见胎心,胎心每分钟可听到120-160次
- 孕19周,大多数孕妇可以感受到胎动
- 关于钙的需求量:早期(800mg),中期(1000mg),后期及哺乳期(1200mg),钙片吃太多,容易引起锌的吸收率下降,要结合自身饮食判断。
- 孕28周后要定期数胎动,每小时胎动次数≥4正常,若小于3次,胎儿有慢性缺氧风险,若完全消失达12小时,有胎死腹中的风险。
- 身高<150cm的孕妇,因为骨盆狭小,要警惕难产
- 孕25周后,胎儿具备分辨声音的能力,这时候可以进行音乐胎教
- 妈妈年龄超过30岁要更加注意妊娠期糖尿病的筛查
- 饭后散步时间最多不要超过40min,20-30分钟比较合适
- 26周之后,准妈妈腰背痛,盆腔压迫感逐渐增加
- 29周后,可能会出现假性宫缩,2-3小时可能会出现一次,肚子发硬,变紧,可能会有轻微疼痛。这是正常现象。如果频率比较密,要注意保胎
- 孕期最后12周,准妈接触花粉,可能会增加婴儿患哮喘的几率
- 孕32-34周,胎位仍未纠正,可以考虑外转胎位术后再顺产(临卸货前做,如不成功可改剖的),但是有胎盘早剥的风险
- 32周后,胎动有可能比之前少,这时候胎儿会花90-95%的时间睡觉,为出生做最后的冲刺,快速长大。
- 怀孕7个月后,一般不用上夜班(医护)
- 28-37周之间生孩子算早产
- 35周,胎儿肺部发育基本完成
- 36周后胎儿会对光照做出反应
- 初产妇从规律宫缩到宫口全开,大概需要12小时
- 临近分娩时,每次宫缩通常持续30-70秒,而且从后背开始痛,然后向前转移
- 胎儿超过40周出生,容易缺乏营养
- 分娩黄金定律:4分钟痛一次,每次1分钟,已持续1小时,意味着准备要开始卸货了
- 孕后身体恢复孕前状态,通常需要6周左右
- 恶露排干净大概需要15-20天
- 一般产后2-3天开始分泌初乳
- 夏天坐月子期间,空调温度建议26℃以上
- 产后24小时可以擦浴,1周后可以淋浴,每次10-15分钟就好了,避免着凉
- 月子餐每日通常需要5-6餐,以保障充足的营养
- 产后6周内应禁止性行为
- 产后6-8小时,产妇应主动排尿
- 急性乳腺炎容易发生在产后3-4周
- 妊娠期糖尿病,通常需要6周才能恢复正常
- 新生儿黄疸一般出生后3天开始,一般持续7-10天会消失
- 新生儿的脐带掉落一般需要4-7天
- 新生儿黑大便转黄大便通常需要3-4天,第一泡屎(胎便)会在出生后24小时内排出,一般4天内排完,每日排3-5次便便,4周后次数会降到1-2次/天
- 新生儿的第一泡尿会发生在出生后12小时内
- 新生儿每日小便次数一般在10-15次
- 宝宝出生后,建议30分钟内进行哺乳(尽快开奶)
- 喂奶时,宝宝应45°倾斜,减少吐奶风险,每3小时喂一次,量的话,以吃饱为准(个体差异大)
- 胎毛在宝宝出生后7天开始脱落
- 新生儿洗澡时间应在喂奶前1小时或喂奶后1小时。
- 新生儿不需要枕头,3-4个月可以安排1cm的枕头,7-8个月时,枕头应升到3cm
所谓的小知识,不过是人为根据经验的总结,不一定适合每一个人,但或许有一定的参考意义,“生孩子”是人生大事,不应该只由“妈妈”承担,我认为爸爸更应该了解整个“生产”过程,这样才能了解到整个过程的不容易,更能体谅另一半,唤醒“家庭责任感”,并且在怀孕过程给予爱人恰当的支持与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