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偶剧的巨大流量能让一位娱乐圈“小透明”一夜爆火,也能让一位当红“小花”遭到全网唾弃。
而演员白露,把上述这两种情况都经历了。
面对广大网友的群嘲,白露也不得不站出来道歉。
在我看来,这就是人红是非多,伴随着《长夜烬明》热播带来的巨大流量,白露早期在社交媒体上的言论和参加节目时的发言,被网友起底了。
比如白露参加综艺节目,句句不离“爷们儿”人设,说自己是男嘉宾。
又比如白露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被媒体问到她是哪种性格。
白露回答说:“小洁一直叫我鹿哥,我生活中是一个很男人的女人。
再比如白露说自己比较排斥“娘”的东西。
其实以我的个人角度来看,白露立“爷们儿”人设之所以遭到网友反感,主要还是因为太刻意了,其实内娱也有很多
贴有男性标签的女明星
,但如果放在一起对比,就会发现不同。
周迅就经常被网友叫做“周公子”、“迅哥儿”。
区别在于这个标签不是她自己贴的,而是朋友和影迷送的。
2011年在热播电影《龙门飞甲》中饰演的“
凌雁秋
”一角,周迅女扮男装,潇洒又帅气,靠作品赢得了这个昵称。
此外也是
性格使然
,周迅一直以来都有种宠辱不惊的淡然,能和窦靖童成为忘年之交,也能在私下和朋友聚餐时我行我素,抽烟喝酒毫不避讳。
又比如倪妮,在和陈坤接受采访时,她俩的对话很有喜感。
陈坤笑着说:“你对着我说干嘛,你对着镜头说”。
倪妮有些撒娇的说:“哎呀,你这么逼我,我都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陈坤满脸嫌弃的说:
“你现在特别娘,刚刚”。
倪妮一脸的错愕,愣了2秒回答道:
“我不就是个女的吗“?
这些“爷们儿”人设都是从别人口中得来的。
如果说哪位明星的“爷们儿”人设跟白鹿有些类似,我能想到的就是“戚哥”——戚薇。
但我们仔细想想,却又有很大的不同,戚薇大大咧咧,性格直爽,能对素有“娱乐圈纪检委”之称王思聪放豪言,也能毫不避讳的谈起房中之事,更能大方的承认整容。
归根结底,立人设这种事要适度,过犹不及的道理要懂,不然就会有适得其反的风险。
其实真正让白鹿损失观众缘的不是她标榜自己的与众不同,而是她的不当言论。
在采访中的提问环节,记者让白鹿谈谈剧中男女主角在CP感这方面,能让观众喜欢的点是什么?
她回答道:“男霸总和小奶狗的故事,后期又变成了男霸总和小母狗”。
这是一段来自于2019年的采访,当时白鹿的人气还没有如今这么高,也就没有掀起什么波澜,而且还有不少粉丝认为白鹿性格很高,被她圈粉。
对于这位网友的看法,我不敢苟同。
“小狼狗”、“小奶狗"这两种称呼我还能接受,通常是形容影视剧中的低龄男角色,可以理解为前者是说体力好,后者是说可爱、黏人。
但“小母狗”这个词就不是单纯的褒义词了,通常会出现在羞辱女性的语境里。
单纯的强调自己具有“男性属性”可以理解,标榜自己的与众不同也没什么问题,但身为女性,常常表达自己对“娘”的厌恶和不屑,总归是不当的。
其实在娱乐圈中,很多女明星都有一种“厌女”属性,会在节目中为了自己“娘”而道歉。
这些明星是为了打造差异化?还是想当个女汉子呢?
但实际上,形成这种现状的是社会上对女性固有的刻板印象。
她们常常试图向观众证明,她们不是我们眼中的柔弱女子,而是女汉子。
柔弱、脆弱、敏感,这些词语在很多时候往往都是女性的代名词,当这些“女性特质”出现在了男性身上,就把“娘”变成了贬义词。反之,如果把“爷们”属性放到了女性身上,却成了某种程度上的褒义词,让很多女明星试图用阉割自己女性性格特点的方式来获得认同感,获得粉丝的关注。
其实不论白鹿是立人设也好,还是她真希望自己是个男人。
观众对女明星的好恶永远都是作品,白鹿的每部剧我都看过,也都比较喜欢,好好演戏就行了,咱就说娱乐圈那些“皇”、“爷”、“公子”的称号,不都是靠作品得来的吗?
性别永远不是枷锁,演技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