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的印象中,萌妹大多产自岛国日本,她们或是这样 :
(本文所有图片来源网络,侵权删除)
又或是这样:
就连日本热门影视剧女主角,电影杂志模特,油管推特网红,无一不是三要素俱全,大眼睛,精致小鼻,樱桃小嘴。
在日本对大眼萌妹的美少女的狂热追捧和品评下,社会的审美也随之变的千篇一律,寡然无味,但,“毕竟是甜妹啊”。
一套审美标准早已嵌入日本人,特别是直男宅男的DNA中,在流行拽姐,girlcrush风的当下,审美依然以甜妹为主流审美。
为了跟上审美的脚步,日本女孩卯足了劲,高喊:“没有最甜,只有更甜”,
她们追求极致的卡哇伊的外貌,以获得大众的青睐和点赞,而日本网红“地雷酱”就是其中一位。
看似是个“弱女子”,实际上“地雷酱”已经将她的外貌优势彻底转化为资源优势,凭借一张卡哇伊的动漫少女脸,横扫声优界,动漫歌曲界,网红界,甚至自己还经营着公司。
但同时,你也想不到,下面这张“眯眯眼”“黄黑皮”“大饼脸”的人会是小学的“地雷酱”,之所以变得漂亮,受人追捧,她大胆坦言:多亏现在的整容技术。
她发布在社交媒体的前后对比照片,一下子冲上热搜,甚至被日本知名电视台播报。
这张完美无限的脸,归功于“科技与狠活”,也归功于和1500万日元的投注。
光鲜亮丽的背后,“地雷酱”也曾深陷外貌焦虑。
“地雷酱”说,自己整容,不仅仅是因为外貌的劣势,还因为“不好看”受到的校园霸凌,他人的差别对待,和由此产生的自卑,自弃等消极心理疾病。
“地雷酱”的妹妹是位幸运儿,生来长相甜美,是街坊邻居夸赞的对象,活在妹妹的阴影下,年幼的“地雷酱”早已品尝过世人对于“长得丑”女孩的恶意。
“那时候,我才下定决心整容,为了我自己的尊严。”
在爱美之心与不甘的驱动下,还是小学五年级的“地雷酱”做了人生第一次整容手术——割双眼皮。
结果非但没有改善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反而因为别人的流言蜚语,类似“就割了个双眼皮,有什么了不起的”的言论,无缘无故受到辱骂和攻击。
自此,“地雷酱”决心改头换面,将整容进行到底,让挑不出毛病甜妹的外表,成为抵挡流言的盾牌。
“地雷酱”这才有了“整容改变命运”的逆袭故事。
眼睛,鼻子,嘴巴,精致到嘴角上扬的弧度,一切近乎完美,恰到好处,完美契合了日本的主流认可的审美。
于是,赞扬声纷至沓来:
“有兴趣谈恋爱吗?”
“非常非常成功,像可爱的精灵......”
“虽然只花了1000万,最后美的一点也不违和,真的太厉害了”
“有点像桥本环奈”
“有点像佐佐木希”
外貌翻天覆地之后,紧随而来的是一年20、30名异性的搭讪,和无数的赞誉与鲜花。
自那之后,“地雷酱”的人生打通了任督二脉,飞云直上,成为许多人的“模范人生”
她以前觉得“拼命练习唱歌跳舞却没人看,绝对是因为脸不行”,现在她成功进入演艺界,作为声优和歌手活动,还一边经营公司一边做网红,多面开花。
即使工作上出现了一些波澜,事业没有起色,她也会安慰自己,
“因为长得可爱,所以不管怎样,都能幸福地生活下去吧”。
如果说,上面“地雷酱”的故事可以为整容机构打不花钱的广告,那下面这位,估计会让许多为爱奔赴整容的女子,复而三思。
这张照片,是一位日本女子,整容前的样子,不难看出,是自然清纯,稍带羞涩的美少女
整容后,现在则,美得毫不灵动,像充气的塑胶娃娃。
网友大呼遗憾,纷纷对她的整容感到惋惜。
网友一:
“明明不整也很好看啊,感觉那600万是打了水漂,以前多清秀好看啊,现在的脸真的很假。”
网友二:
“怎么说呢,得看从什么角度看吧,整之前是自然的漂亮,整之后虽然假,但确实也要比之前的美,若是无所谓天然感确实没啥。”
网友三:
“好可惜啊,感觉还是整之前更清纯好看诶,为什么好好的一个美女,也要对自己容貌不自信啊。”
而她并不在乎这些所谓替她感到惋惜的言论,她并不后悔自己的选择。
她固然有勇气,可是以她的原生态外貌,也不必蹚整容刀与脸部变形痛苦的浑水。
事实上,日本的未成年人整形已经越来越多了。
东京的整形外科医生Toru Aso从医20年,患者本来主要是20多岁和30多岁的女性。
她说道,“大约十年前,我每个月大约会有一个未成年的客人,但现在,我每天都会接到未成年人的来访。”
最近社交平台上爆火的一个视频,正印证了这一点。
一个名叫Rucchi的妈妈,让自己9岁的女儿Micchi接受双眼皮手术,并把整形前后的过程拍成了一系列视频。
妈妈认为,只有双眼才是美的,早早拉着孩子,做了双眼皮手术。
这还不算完,对于“美”的狂热追求,妈妈已经为孩子考虑好了隆胸,做鼻子等手术,绝对不让孩子在外貌上吃亏。
“那个孩子不需要手术,那个妈妈才需要看心理医生。”
“18岁以下的小孩出于审美目的去做整形手术,不应该合法!太疯狂了!”
“这完全就是虐待儿童吧,可怕。”
父母爱孩子,必为之计深远,完全理解妈妈的行为,但也完全无法赞同妈妈的行为。
孩子懵懵懂懂,对“美”的概念尚未清晰,面部容貌未定性,身材体态也在发育当中,却被当下渣滓沉淀的刻板审美塑造成呆板无神的洋娃娃。
这种美,美则美矣,了无神韵,可谓对女孩青春成长的一次“迫害”。
在女孩被架上手术台的那一刻,她们就自动丧失探索自己独特的美的自主权,甘愿成为流水线上复制粘贴的牺牲品。
而这一切,又该怪罪于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