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取最有价值行业趋势信息
一场新冠肺炎疫情注定会改变太多。
早在今年2月,联合丽格董事长李滨就在其公号上预言:如果疫情超过六月份,那么大部分医美机构都会死翘翘,我们将成为病毒的牺牲品之一……只是不知道医美机构能不能挺到六月。”
医美行业正在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凛冽寒冬”。
据弗若斯特沙利文发布的最新中国医美服务市场数据显示,受疫情影响,2020年预计医美行业增长规模仅为5.7%,远低于2019年18%的行业增速。“这种断崖式的下跌,至少是最近10年以来的最低增速。”中国医美第一股新氧科技CEO金星在日前杭州举行的美沃斯论坛上表示。
图片来源:医谷
元气大伤的医美行业如何才能从疫情的泥淖中一步步走出来,恢复如初?
疫情下的医美产行业呈现七个特点
如今的医美行业,早已度过新生期。据此前艾瑞咨询预测显示,2019年中国医疗美容市场规模将达到1739亿元,同时,弗若斯特沙利文估计,中国医疗美容市场规模自2014年起,维持CAGR(年复合增长率)23.6%的增速,直到2023年都将维持CAGR 24.4%的复合增速,然而,突发的新冠疫情给这一切向好发展按下了暂停键。
金星在其主题演讲中总结出了2020年中国医美市场的7个特点:增量市场萎缩,机构重点抓老客运营;手术需求暂时受到部分抑制,皮肤类项目继续增长;一线城市受影响较小,二线及以下城市受影响较大;头尾部顾客受影响较小,中腰部顾客消费欲望和消费能力受影响较大;部分区域渠道机构反弹;价格战更加激烈,客单价进一步下滑;市场预算进一步向线上转移,网络获客竞争激烈,获客成本上涨。
“疫情过后,消费者会变得更加保守和谨慎,尤其是对于一些大额消费行为,医美就属于医疗当中相对比较高消费的一个分支,一线城市可能影响相对小一点,但二线及以下城市影响可能会更大,因为二线及以下城市最主流的医美消费人群可能很多都是小业主或者小企业主,是受到影响比较大的人群。一线城市主流人群可能是白领,其实疫情对他们来讲没太大影响。所以一线的城市还不错,二三线城市影响就比较大。”金星说道。
面对疫情带来的冲击,“后疫情时代”的医美行业该何去何从,新氧有一套自己的打法。
在金星看来,“苦练内功、积累势能,投资不变量”是新氧抵挡疫情碾压的有力武器,其中,不变量指的是品牌的价值、内容、医生。
在今年大火的《乘风破浪的姐姐》、《婆婆与妈妈》、《安家》、《二十不惑》等综艺和电视剧中,新氧进行了大量的品牌合作和植入,仅仅是在《乘风破浪的姐姐》中,其曝光数就超过百亿次,但这类不菲的冠名合作费用,是否在一定程度上会拉升公司的获客成本,“恰恰相反,我们今年的获客成本相较于去年还降低了,这说明品牌它本身就是一个流量池,原本没有品牌,就只能通过各种各样的精准投放去获客,但现在有了品牌价值的加持,会发现精准投放的成本下降了,转化率可能也变得更高了,随着品牌度的提升,这会是一个长期持续的趋势。”金星在接受医谷记者采访时表示。
另据医谷记者了解,为了借助网综火热的东风,靠近更广谱的消费群体,新氧还顺势推出中国抗衰节品类大促,并邀请伊能静作为代言人,稳定承接品牌流量。
在内容方面,打造新氧体验官社区内容生态升级项目,除了有明星体验官签约入驻平台、上万达人体验官报名,新氧还推出了新氧号创作者激励计划,让有内容生产能力的医美达人在平台上生产更多的内容,帮助医美行业去做更好的推广。同时,新氧拿出上亿元的补贴,鼓励用户生产内容写日记。“ 我们正在着力打造一个创作者的生态,让更多的医美达人愿意去分享。”金星表示。
事实上,新氧正在通过该方式来打造一个完整专业的闭环生态,即通过新氧社区现有的内容,用户据此选择信任的医美机构和医生,最终消费者在完成交易之后再来上传内容,进而反哺社区,实现内容生态扩圈。
而对于平台最重要的医生投资上,新氧一直在做的事情都是让医美行业要回归医疗本质。
为医生构建个人IP打造私域流量池
有别于常规的医疗行为,医美产业带有一定的消费属性,市场化机制驱动明显,并不是疾病迫使医美人群做出选择,爱美的刚需才是。“无论如何,医美行业的本质就是一种医疗行为,新氧作为一个连接消费者、医生、医疗机构、医美企业的平台,也一直在坚持这个本质的基础上不断纵深发展,尤其是在医生赋能方面,打造出一批好医生,才能让消费者放心和安心。”金星说道。
去年年底,新氧宣布启动“双百医生扶持计划”,该计划旨在借助新氧平台,把平台成功医生的经验,传递给更多的机构和医生,在2020年扶持百位医生达成百万收入。这种高调承诺的背后,新氧已有成功经验借鉴,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新氧平台上有423名医生的GMV超过百万,平均客单价增长31.53%,平均每人在新氧创收203万元,其中最多的一位医生一年通过平台创造了近600万元收入。
在后疫情时期,如何更好地赋能医生,为消费者提供一批有技术的高品质医生,是新氧今年很重要的着力点。
据悉,新氧正在通过医生问答、直播、视频面诊、短视频、医生专用客户端等功能,为医生医生构建个人IP,通过医生号打造私域流量池,放大医生的个人品牌影响力和势能。与此同时,与中国医师协会合作,在线进行手术直播,为平台上的医生提供更多有效的学习渠道。
另外,今年7月,新氧推出“绿宝石医生榜单”,该榜单经过技术、审美等101项维度、14道审核评比,评选出了首批96位上榜医生,涵盖眼部、鼻部、胸部、脂肪填充、美体塑形、面部轮廓、玻尿酸、皮肤美容等多个细分领域,这些上榜医生均为平均从业10年以上,历经87600小时经验沉淀,是各个细分领域佼佼者的资深医师,这也是国内医美行业首份 “医生白名单”。
新氧方面表示,对于已上榜的医生,评委会后期还会定期复核医生的资质,最终目的是要打造可以代表行业最高水准的医生榜单,为消费者安全塑美把关。
行业洗牌加速集中度提升
如果说,像新氧这样的互联网医美平台可以通过“品牌++内容+医生”的形式构建全新的服务生态留存消费者,那线下的医美机构则需要提供更多的差异化服务才能让消费者买单。
据了解,目前在医美行业,医美机构可提供的差异化服务呈现三种形式:其一是保证效果为前提的技术差异化,该形式以医生为核心,常见于手术类医美项目,议价能力较高;其二是保证服务体验为主的服务差异化,技术壁垒不高,但服务壁垒高,议价能力较第一种弱;其三是以设备或材料为核心的差异化竞争,该形式常见于轻医美连锁,价格战较为激烈。
“提供这三种差异化服务的医美机构在未来都是能存活下来的,尤其是前两种,活得还会比较好,这也是一个行业发展发展到某个阶段开始优胜劣汰,集中度不断提升的过程。”新氧科技副总裁刘蓉认为。
金星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其表示,此次的疫情加速了医美行业的优胜劣汰过程, 大量没有核心竞争力、缺乏差异化的医美机构会被慢慢淘汰,这也是一个行业发展的必经路线。
一边是行业的加速洗牌,另一边,黑医美依然在不断染黑和吞噬正规医美市场。
根据艾瑞发布的《中国医疗美容行业洞察白皮书(2020年)》数据,2019年中国医美行业实际从业医师数量38343名,但非法从业者人数至少在10万以上。刘蓉介绍:一个合格的医生除了基本的两证(医生资格证和医生执业资格证)以外,还应该具备医疗美容医生主诊证(医美专业的除外),但就当下而言,不少机构的医生根本没有这类资格。”
再比如产品类别方面,广受用户欢迎的水光针、美白针产品里,针剂正品率只有33.3%,每1支正品针剂背后伴随着至少2支非法针剂的流通,更夸张的是,在非法医美场所中,90%以上医疗美容设备都是假货。
同时,据2020年《中国医疗美容行业洞察白皮书》显示,2019年中国具备医疗美容资质的机构约13000家,而非法开展生活美容类业务的店铺以及非法开展医疗美容项目的机构却多达80000余家,合法合规开展医美项目的机构仅占行业的12%,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黑医美都会是整个医美行业发展中背负的重壳。
为了提升整个行业的纯净度,新氧也一直在和黑医美进行抗争,以2020年为例,金星透露,新氧首次成立风控委员会,风控委员会会职责包括从资质审核、内容审核、商品审核,到建立内容违规信息风控模型库,不断制定完善风控细则,“风控委员会的权限非常大,既不向CEO汇报,也不向CFO汇报,而是直接向董事会的独立委员会汇报。这个委员会是由三位独立董事组成的,不是我们公司具体的一个成员。”金星说道。
另外,新氧还对平台上上线的医美品类进行一个最低价限价,商家必须保证质量,不能在这个最低的产品定价下定价,“比如9块9秒杀的热玛吉就不可能是真的。”金星直言。
自今年5月截止到现在,新氧已累计拦截问题机构58家,疑似违规或超范围执业医生14685人次,涉嫌违规、违法医美商品12099例,总处理违规内容29729条。此外,还处理违规日记9180篇、处理未打码日记1743篇、违规总封号351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