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你有没有羡慕过别人的姣好容颜,有没有产生过相形见绌或者自卑的感觉。有时候不管你怎么努力,却不能得到那些漂亮女生所拥有的东西:陌生人的好感和夸奖,同学的友好和赞美,异性的注意,恋爱的甜蜜,甚至在求人办事上她们也似乎更有优势。一张颜值高的脸,真的有那么重要吗?
答者A — 不因为美貌就降低考核标准的男医生
带过很多个实习生,有2个小姑娘印象蛮深。
一个肤白貌美大长腿,恰逢夏天,穿个短裙,两条大白腿晃啊晃的确实很养眼。来的时候分到我这边,小姑娘人聪明活泼,嘴也很甜,经常和科里其他几个研究生打打闹闹玩的蛮欢乐。他们出去吃饭或者有其他什么好事时经常带着她一起。美女嘛,谁都喜欢接触。特别是我们普外科这些屌丝中的战斗机,长年看不到几个女的和尚科室。
带了她2个星期,发现不好使,懒,交代她点事老是给我偷机耍滑。干活粗糙的一比,写个病历换个药都不让我省心。有时候实在看不过去了,说她几句,就摆出一副无辜的眼神装可怜。从来就不会主动问临床中不懂的问题。后面因为又犯了比较大的错事,骂了她一次,一脸不爽的说我对她有意见,我也就没怎么理她了,随她在临床中打酱油。
也许这姑娘平时仗着漂亮,被人捧习惯了,也知道怎样用自己的美貌去和人处好关系,得到想要的东西。就算有事时,估计撒个娇卖个萌装下可怜也能解决,都养成习惯来着了。
6个星期出科后,还是只会干点写病历换换药的事,还和我抱怨不教她,一直嫌弃她。呵呵,你来了不好好干活,我当然嫌弃你喽。
还有一个姑娘,长的很一般,胖胖的,目测150多斤,来的时候直接说要到我这边,听其他实习生说我这边比较忙,又会教他们,还管饭,天天吃的很好(好吧,你太实诚了,我确实比较爱吃,估计你也不差)。
来时就把普外科一些常规的东西教给她,很勤快,2个星期后,病房里基本的那一套东西就可以上手了。有时候事情一多,我们上去开刀,把她放在病房里,等回来时,病房的事都处理的妥妥帖帖,有不会处理的就去问其他人。有时候我们比较晚下来时,就看她在那忙完了在看书,也不早退。
刚来时,外科基本操作很生疏,打结缝合都不太会,手把手教会她后,经常看她在病房里拿几根线在那打结,临床上碰到不懂的也问的很勤快。小姑娘勤快又好学,当然也就很乐意教她。反正2周后,我后面没事就经常躲到值班室去睡懒觉,把事情丢给她,自己爽了1个月。
每次教学查房时,主任又喜欢问实习生问题,她在一堆实习生中算是很突出的,深得老主任喜爱。
6周出科后,除了一些大的并发症不太会处理,其他的已经很溜了,缝皮打结什么的,弄的很是秀气。走的时候我伤心了好久,妈的,再也不能窝在值班房看小说睡懒觉了。
有意思的是,第二年四五月份路上碰到她时,问了一下考研的情况,考到复旦大学中山医院去了,还请我吃了个饭。
后面碰到那个漂亮的小姑娘,问她怎么样了,然后就开始抱怨实习太忙了,没时间看书了,考研没考好。
呵呵,我又不会灌鸡汤,只能再说她几句喽,又把她嫌弃的一脸不爽了。
其他行业不清楚,反正我们当医生的,科里要的是能干活的。考研考博时,导师要的也是学习好、能干活的。花瓶嘛,没事时欣赏欣赏也就罢了,没人会想拿她当顶梁柱的。
女生靠着美貌当然可以走捷径,不然不就浪费老天给你的这幅好皮囊了嘛?金砖是能让人帮你敞开大门,走个捷径,但咱们大铁块砸起门来也照样不含糊吧?只要进了这个门,那还不是能者说话?你要是老板,是要给你创造价值的人呢,还是要个花瓶呢?
但是还有大把姑娘比你漂亮,能力比你强,又比你努力,而且要是她们还懂得如何利用先天优势,那你是花再多努力也追赶不上的。正所谓天之骄子,老天确实有他偏爱之人,这些东西看开点,人与人有时候确实有很大差距的。她们成她们的大事业,你就尽你很能,稳打稳扎,慢慢让自己越来越好就行。
答者B — 由胖变瘦却清醒知道美貌比不上能力的女记者
因为整容和社交网络的风行,这个时代对外貌越来越苛刻,太多人把那些经过精修的图片当作真实的容貌标准,认为只有这样的脸才是美的,才能在社会上生存,甚至据此嘲笑和羞辱他人。然而我想说的是,真实的社会不是这样的。脸不能让你上985,不能让你找到任何一份有上升空间的工作,不能让你得到任何人的尊重。就连那些靠脸开淘宝店的,也需要专业运营管理能力,不然根本赚不到钱。只有学生才会一味追求外貌,因为你们没有别的什么好竞争。当你走上社会以后会发现,在任何一个稍具专业性的行业里,你只要把自己收拾的干净大方就足够了。出众的外貌对你的职业发展加成极其有限,甚至可能阻碍你的发展,因为别人会不自觉地把你当成花瓶,你还要面对更多来自同性的敌意。大多数人追捧的东西不一定是好的,你所拥有的能力远比外貌更珍贵。那些人嘲笑你的外表,是因为他们根本不配在专业领域跟你竞争。
我小时候是个无忧无虑的胖子。读书成绩好,没费什么力气就考进重点中学,老师宠爱,同学羡慕,典型的别人家孩子。
但上中学以后,我发现成绩不再是同龄人评价你的唯一标准。进入青春期的小女生和小男生们,开始对外貌感兴趣:谁的脸小,谁的腿长,谁的皮肤好,谁的双眼皮深。女生们聚在厕所里量腰围,屏住气拼命把肚子往里吸,腰最细的那一个成为全班人艳羡的对象,仿佛被加冕的五月女皇。而我这种水桶身材,就是大家的笑柄。
每一天我都感到无处不在的恶意。我被单独叫出去量校服尺寸时,会听到身后窃窃的笑声。在食堂吃饭时,我的饭量总会被拿来对比。每堂体育课都是一次公开羞辱,当我满头大汗地在跑道上挪动,不会有人给我加油,只有一阵阵哄笑。
小孩子就是这么残酷。
这一切让我觉得很荒唐。我是班上最好的学生之一,别人读哈利波特的时候我已经开始读马尔克斯,我还是个野生段子手。但这些都不能保护我,我的胖掩盖了我所有的优点。
刚上初三的某一天,隔壁班一个同学问我借书,归还的时候想不起我的名字,便对我们班长说:“给你们班那个死胖子。”班长嗤笑着把书递给我的那一刻,我想,去你X的,我受够了。
不就是瘦吗,既然你们这么看重这种肤浅的玩意儿,我就瘦给你们看。
那时候网络信息不像现在这么发达,我不懂什么基础代谢、hiit,只知道少吃多动就会瘦。我查每种食物的热量,做成小卡片带在身上,随时计算摄入的卡路里。每顿饭前我会先吃一个苹果填肚子,然后把饭菜划出一半,只允许自己吃这么多。每天晚上我只吃一盘水烫蔬菜。我甚至尝试过连续三天只吃苹果和酸奶,到第三天我的胃里火烧火燎,眼睛都是绿的,看人都想咬一口。我求父母买了跑步机,每天放学以后咣当咣当跑半小时。
减肥的日子很难熬,但既然目标明确,剩下的就只是时间问题。因为营养不良,我大把地掉头发,指甲枯黄,失眠,抑郁,好几次低血糖晕倒。但我成功了,我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瘦了40斤。体重掉到45公斤的那天,我去拍了一张大头贴留作纪念。
瘦下来以后,这个世界果然友善了一点点,至少没有人嘲笑我胖了。但我发现我仍然算不上“好看”,那些被公认为班花的女孩子们不但瘦,还会打扮,会化妆,懂得什么样的衣服配什么样的鞋和包,而我的衣柜里只有校服,还是加大码的。
于是我开始全方位研究美容,每天晚上我都会走完整套护肤流程再睡觉,从高中到大学没有一天间断。我练拉丁和瑜伽,雕琢自己的身体线条,定期测量每一个部位的数据。我买衣服成瘾,大学毕业时丢掉不要的衣服就有整整两个衣柜。
在外貌的鄙视链上,我一步步向上爬。
二十岁出头的时候,我已经成了那种“比较好看”的女生。虽然不到女神级别,走在路上也常常被搭讪,联谊时会有大把男生特意跑到我这一桌来,去音乐节会被拦住拍照。
为了维护这样的外表,我付出了大量时间和金钱,整个大学期间一次都没有旅游过,所有生活费都花在了衣服和化妆品上。我也获得了不少好处:我从来不缺追求者,即使在北外这种男女比例严重失调的学校,我也没单身过三个月以上。陪同翻译之类的兼职,我能得到更高的报酬,就连办健身卡我都能拿到更低的折扣。
我很享受这样的状态。和读书考试比起来,打扮是件很容易的事情,读书好的人一旦下定决心收拾自己基本属于降维攻击,分分钟就能获得回报,成就感相当高。
达到中上水平以后,我就懒得再折腾了。开个双眼皮、磨个颧骨什么的也许能把我的颜值再往上提一级,但我没那么多钱,就作罢了。
说到底,这是个投入产出比的问题。女神级别的美人当然能获得更多宠爱,但也要付出更多成本,如果不打算靠脸吃饭的话我认为没这个必要。
毕业以后我阴差阳错做了商业记者。起初我完全是一只菜鸟,常常问出毫无常识的问题,但凭借一只dior口红和楚楚可怜的狗狗眼,我居然没被采访对象打死,还做成了几篇小稿子。
我并不介意利用我的外表,毕竟这也是一种资源。生来就拿到一把同花顺的孩子少之又少,大部分人只能攥着手里仅有的几张牌,绞尽脑汁计算赢面。
但很快我就发现,无论我多么注意自己的衣着和妆容,重要的采访不会派我去,重要的选题不会让我写,留给我的都是边角新闻。开选题会我只能坐在角落,没有人用正眼看我。有权写特稿的是那些衬衫几天不换、黑眼圈挂到下巴的资深记者,许多业内大佬甚至会指定某个记者采访,而他们写出的稿子能直接影响公司股价。
真正专业的圈子,靠脸是混不进去的。
我开始恶补商业和金融知识,整夜地看财报。每次采访之前我花几十个小时研究采访对象的个人背景、所在公司和行业的信息,写长长的提纲和笔记。我每天看大量的中英文行业新闻,把有用的信息整理存档,建立自己的数据库。
渐渐的,我能听懂同事们讨论的话题,选题会上也敢发言了。
我第一次写封面特稿的时候独自苦战了一个月,采访了几十家公司,电脑里存了上百份相关资料,草稿改了七遍。整整一个月我没敷过面膜,没化过妆,例行体检尿蛋白两个加号。出刊那天我躲在家里大哭了一场。
那篇报道让我在行业里站住了脚。稿件发表后不久我参加一个行业会议,和一位分析师交换名片时他竟然认出了我的名字,并告诉我那篇报道对他们的投资决策很有价值。那一刻我觉得我这辈子听过的一切赞美,都比不上这句话。
别人会因为你的外表喜欢你,但绝不会因此尊重你。因为专业能力而被人尊重,那种满足感是完全不一样的。
爱美是人的天性,颜值在任何群体中都是硬通货,但它所能买到的东西其实非常有限。老师的好感、同学的帮助、男友的宠爱,说到底都是廉价的小恩小惠,也许给你带来一时的便利,却无法改变你的人生。
智力、勤奋、自律、长期积累的专业能力,这些品质能给你带来的东西,是你靠脸永远无法获得的。
我做记者那几年接触过很多事业非常成功的人,有男性也有女性,极少有外貌突出的。有些人看得出底子不差,但根本没花心思维护,明目张胆地邋遢着。
所谓的粗服乱头不掩国色只是传说,保持外貌优势需要持续投入时间、精力和金钱,而这些资源是有限的,你选择投资外表,其他方面就必然受到损失。这些人选择放弃外表,是因为他们还有更大的野心。
这年头美貌早就不是什么稀缺资源,直播平台上满屏的大眼睛锥子脸活像一个妈生的,花上十几万你也可以跟她们一样,靠撒娇卖萌混口饭吃。这不是天赋,只是一种选择。做出怎样的选择,取决于你想要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