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矫正会让牙齿松动?”这个问题一直是大家都担心的,今天,【恒伦口腔】就和大家一起来聊聊这个问题。
牙齿松动是怎么回事?
首先,我们要解释一个概念,那就是「牙齿松动」也是分类型的,它们可分为病理性移动和生理性移动。
病理性移动:通常被定义为当保持生理牙齿位置的因素之间的平衡受到牙周疾病干扰时而发生的牙齿移位(简而言之,就是疾病引发的松动)。
生理性移动:通常是指牙齿受到力的作用从而使得牙齿发生移位(简而言之,就是受力而发生的安全性松动)。
我们正常的牙齿也具有一定的松动性,打个比方,当我们用食指用力拉扯牙齿,就会明显感觉牙龈有一种胀痛感,这时牙齿就已经在发生轻微的移动,这种松动极其轻微,几乎无法察觉。
我们的牙齿并不是像“钉子”一样钉在某个位置上,而是被“悬挂”固定在牙槽骨中。一旦受到力的作用,那么极具弹性和韧性的牙周膜,会让我们的牙齿具有一定的松动性,避免受到伤害。
注:若牙齿出现明显松动,则需警惕是否为病理性松动,应尽快到医院进行专业治疗。
牙齿矫正是怎么回事?
牙齿矫正是通过外部加力的方式,让不整齐的牙齿按照治疗计划,安全而缓慢地移动,排列整齐,它属于生理性移动。
这种松动对牙齿本身和其支持组织(即牙龈、牙周膜等)不会引起病理性损伤,属于正常情况。
首先牙齿矫正是一个移动及重建的过程,里面涉及到破骨细胞、成骨细胞、牙槽骨、矫治器这四个重要角色。
我们可以将牙齿矫正看作是犁地耕作的过程。牙槽骨是土壤,而牙齿就是耕作物,矫治器就像是犁地的黄牛,起到引导和施力的作用;而破骨细胞就像是耕地的犁具,不停地在前方翻新土壤,让牙齿可以顺利移动;而成骨细胞就像是挥舞着皮鞭的人,不停地挥动着鞭子让犁具向前挪动,推动牙齿往前移动。
当我们的牙齿重新移植到新的位置上,它的根部就会在新的土壤里延长、深扎,形成固定结构,这个时候我们的牙齿就算是正式完成矫正了。
做矫正可千万不能一味图快哦!一旦用力过猛,骨质吸收的速度大于新骨形成的速度,变成病理性松动,可就得不偿失啦!
所以在做矫正前,选择一位经验丰富的矫正医师,非常重要哦!
牙齿松动掉落是怎么回事?
其实导致牙齿松动脱落的元凶,一定非牙周炎莫属。而牙周炎的主要致病因素是牙菌斑,简单来说,就是牙齿刷不干净容易得牙周炎,也更容易松动脱落。
至于大家担忧的因为矫正移动牙齿而导致牙齿松动,那是完全不存在问题的!我们的牙齿在移动到正确位置后,牙齿周围的牙槽骨经过改建,会重新变得和以前一样稳固!
如果没有重新恢复稳固,那么你就该要好好咨询一下医生,看看是不是因为矫正前没有解决牙周疾病,或者是因为用力过猛而导致病理性松动!
部分矫正者会在矫正期间出现牙齿轻度松动、酸胀不适、咀嚼无力等情况,这都是牙齿矫正过程中的正常反应。事实上,牙齿矫正后,由于牙齿排列整齐,有利于口腔清洁,可以辅助治疗牙周病。从某种意义上说,牙齿矫正也可以预防人老后牙齿松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