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拜托了爸妈,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最近有不少家长反应称,宝宝还不到2岁,却添了新毛病:
咬嘴唇。
刚开始家长们看到宝宝咬上嘴唇或下嘴唇漏出门牙的样子只会觉得很呆萌,不过时间长了家长就开始担心了,宝宝经常咬嘴唇,搞得嘴唇周围的皮肤都发红起疹子了,
为什么宝宝会出现咬嘴唇这样的坏习惯呢?
宝宝咬嘴唇的原因
我们知道吮吸是宝宝的本能,吮吸还能带给宝宝一种安稳、放松的感觉,是正常的生理需要,但由于宝宝成长到2岁左右时,在进食方式上已经告别了吮吸母乳这种形式,所以宝宝就会通过咬嘴唇、吸手指、啃衣服、啃玩具等方式来满足自己的吮吸需求。
宝宝咬嘴唇带来的危害
宝宝这样的行为一般会从1岁后断奶开始,持续到2至3岁,如果家长们没有及时采取措施,宝宝咬嘴唇的现象还会继续,这将严重影响宝宝的牙齿发育以及将来的颜值,带来的危害也可想而知:
危害1、口腔问题
宝宝有咬唇的习惯,常常会在唇部留下牙齿的咬痕,容易导致唇炎、唇部的黏液腺囊肿等口腔问题。
危害2、影响咀嚼功能
长期反复咬嘴唇,上下门牙前后距离会慢慢增大,导致咀嚼时不容易咬断食物,久而久之影响咀嚼功能。
危害3、导致牙列不整齐,影响容貌
拥有一副好牙,能为宝宝的颜值加分不少。但经常性咬嘴唇,会让上门牙或下门牙受到挤压,造成门牙向后移动,牙齿间出现缝隙,导致牙列不整齐,影响容貌。一般来说,宝宝咬下唇的情况比较常见,也有咬上唇现象,咬上下唇对牙齿的压力不同,会造成错合畸形,也就是我们俗称的“地包天”,“天包地”。
家长如何帮助纠正宝宝咬嘴唇的坏习惯?
1、通过语言对宝宝进行引导
宝宝出现咬嘴唇现象主要集中在1至3岁之间,而这个阶段宝宝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言能力,是可以跟家长正常交流的。家长要告诉宝宝咬嘴唇是不对的行为,并明确地向宝宝表示,如果宝宝不纠正咬嘴唇的习惯,将来就会变得不好看、不漂亮。通过交流宝宝会逐渐明白咬嘴唇的习惯并不好,宝宝为了让自己更漂亮、更讨人喜欢,就会适当的约束自己咬嘴唇的行为,并逐渐改掉这个习惯。
2、出牙期要利用辅助物缓解不适
宝宝咬嘴唇还有一个主要的因素就是正在长牙,牙床受刺激之后感到不适,宝宝就会通过咬嘴唇的方式对口腔不适进行发泄,或者以此来减轻口腔不适。针对这样的情况,建议家长们给宝宝购买一些辅助物,比如磨牙棒,牙胶等物品,让宝宝在感到口腔不适时,利用辅助物来缓解不适感,有了正确的发泄、缓解渠道,宝宝咬嘴唇的现象也会越来越少。
3、对宝宝咬嘴唇不要表现得过度在意
其实宝宝不仅在口腔感到不适时会出现咬嘴唇的现象,在情绪慌张的时候也会不自觉地咬嘴唇,如果家长们遇到宝宝咬嘴唇的时候大惊小怪,表现的非常慌张,那么宝宝的情绪也会被你所影响,变得焦虑、紧张,不自觉地出现咬嘴唇现象。建议家长们,面对宝宝咬嘴唇,不要表现得过度在意,至少在宝宝面前,要克制住自己的情绪变化,你的情绪保持稳定,才能更好地对其进行引导。
4、把宝宝的注意力转移到别的事情上
家长们要知道,宝宝咬嘴唇的习惯并不能马上改掉,有时候家长越是强迫,宝宝咬嘴唇的次数反而越频繁。家长可以试试让宝宝在咬嘴唇的时候做别的事情转移注意,带着宝宝做牙医给病人看病的游戏、进行发音练习等,只要能让宝宝张嘴的事情都可以做,当宝宝把注意力放在其他的事情上,自然就不会总想着咬嘴唇了。
你家宝宝有没有咬嘴唇的坏毛病?你是如何帮助宝宝改掉的?
育儿有态度:让育儿轻松,让养育生活更从容。
喜欢“拜托了爸妈”的文章请点赞、关注、分享!你有什么观点和想法,欢迎在下面踊跃留言和大家一起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