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晚报记者 于慧
个头不够鞋跟“找”,很多爱美女性为让自己越发高挑美丽,脚下鞋跟也逐渐发展成“恨天高”,日积月累中,高跟鞋这个“新时代的裹脚布”也把许多女性的脚趾穿歪。为了露一双美足,1.7米的个头拥有一双41号“大脚”的美女更是闹心,为了显得脚小,“削足适履”的办法也因为美丽而变成现实版。17日,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这样的美丽却在生活中给许多爱美之人带来无数弊端和疼痛。
穿惯高跟鞋的脚疼得不能走路
“这高跟鞋我是不是以后就不能穿了?”17日,吉大二院骨科医院足踝外科诊室内,36岁的李娟一脸痛苦地询问董全宇医生说。自从15年前大学毕业后,她就来到一家私企上班,由于身高只有1.55米,高跟鞋也成了她每天上班出门的必需品。
这么多年来,李娟已经不习惯穿平底鞋,相比高跟鞋,她竟然感觉穿平底鞋走路会脚跟不稳。不知从何时起,她发现自己双脚拇指发生变形。走路时间长了,双脚也会疼,可只要放松双脚并用温水泡泡脚就会好转,李娟也就没太在意。
“一直都习惯穿高跟鞋,哪知道后果会这么严重!”说起自己即将要面临的手术,她一脸无奈地说。这不,过年的时候,她和爱人娘家、婆家的挨家串门,相比在家晚上还能好好泡脚放松一下,假期里根本就没有一点放松的机会,双脚也被累得“罢工”疼痛起来。
记者注意到,李娟的双脚由于长时间穿高跟鞋,双脚大拇指外侧已经凸出“大疙瘩”。当她穿上高跟鞋站一会儿,脚上的“大疙瘩”就会疼。看着她的典型症状,董医生诊断,她已经患上严重的拇外翻,唯一的办法就是手术治疗。
为变小脚“缩”足带来麻烦一堆
“很多爱美的女性嫌弃自己脚大,就想办法缩足,可要是方法不得当,带来的后果也不容忽视。”董全宇医生说。对于选择在脚上动刀子,通过削骨、接骨、抽脂等手段改变脚部形状的爱美方式,身为足踝外科医生的董全宇却十分不赞成。
目前,所有来医院进行的足部修复手术中,除去拇外翻矫正外,90%的患者都是因为第一次整形手术方法不当,带来足部疼痛而无法正常行走而不得不进行二次手术。“严重的患者不得不进行关节融合术,给日后生活行走带来很多不便。”记者了解到,一些存在弊端的手术,不得不让患者把脚趾骨头拿掉,这样一来,正常的跑、跳都将不能进行。
这不,数月前,一名28岁的女性就在外地接受脚部整形手术,并通过削骨让原来41号的双脚变回成38号。就在她一天天期待天暖露出脚趾的时候,莫名的疼痛也越来越严重。最终,疼痛无法正常行走的时候,也不得不来到医院急诊。“许多脚部手术需要把脚趾切开、把趾骨锯成两截后又接回去,风险巨大,有可能导致多种严重的并发症,包括长期疼痛、限制关节运动和行走障碍等。”董医生特别提醒说。
常穿高跟鞋“拇外翻”专盯女性
面对长期穿高跟鞋让双足变“歪”的情况,董全宇医生指出,脚趾穿“歪”的情况实际上就是“拇外翻”,正常情况下,脚的大脚趾应该是与其他脚趾并列向前,但有些人的大脚趾会向小趾方向偏斜,甚至与第二趾交叉、重叠,这种医学上称为“拇外翻”,民间称为“大脚骨”的情况不仅影响美观,还会引起走路不稳、行动敏捷性降低等问题。他表示,“拇外翻”的发病原因既有先天遗传因素,也有后天走路、穿鞋的影响,但归其原因,穿高跟鞋是最伤脚的,如果长期穿着高跟鞋,十个人有九个会导致或加重“拇外翻”,特别是大脚趾长、第二趾短的人更严重,有些人即使不穿高跟鞋,因为是八字脚,走路时大脚趾受力不均衡,也容易导致“拇外翻”,这其中,女性就成最大的受害者。
少穿鞋跟超5厘米的尖头鞋
董全宇医生提醒,“拇外翻”除了保持正确走路姿势,还要尽量少穿皮鞋。女性尽量少穿高跟鞋、尖头皮鞋,实在不得已要穿的,也要尽可能减少穿高跟鞋的时间,可在办公室备一双舒服柔软的平底鞋,回家后多赤脚走路。如果已经发展到10-15度以上的“拇外翻”就应给与干预治疗,需要进行截骨矫形和关节成型术,切除第二个趾头,再对大脚趾和第三趾进行矫形手术,手术后虽能保证正常行走,但高跟鞋也将不能继续穿。
另外,针对网上出售的高跟鞋矫正器,董医生也建议不要盲目购买,因为单纯的矫正并不能收获好的治疗效果。他建议,女性在挑鞋子时,要选择鞋底跟自己脚弧度相符的鞋子,让脚趾前端与鞋子顶端应留有2-3厘米空隙,鞋跟不宜太小,鞋头要宽松;走路时,脚尖往前伸直,臀部夹紧,上半身挺直;挤车或在不平整的马路上不要穿,也不要疾走快跑,更不能上山爬坡。不要总穿相同高度的高跟鞋,以免脚部同一处经常受到挤压;休息时可以把脚尖翘起,活动一下小腿。回家后可平躺,并将双脚抬高超过心脏水平10-20厘米,做足部背屈动作20-30次,有效帮助下肢静脉血液回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