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终于被管床医生批准回家了!感谢呼吸内一科的精心治疗。”
“谢谢呼吸内二科的医护们,我以为我再也看不到2023了…”
“谢谢大夫,谢谢护士,你们辛苦了!”
这是2023年元旦后,哈尔滨市第四医院呼吸内科收到的最好的“新年礼物”。
从非典、甲流到新冠,呼吸人是一次次艰难战斗中的主力军,他们冲锋在前、勇于担当,守护人民群众生命健康,谱写了一曲曲动人的抗疫之歌。2022年12月下旬,“呼吸科”“呼吸人”“呼吸科床位”再一次登上网络热搜,一场更加艰难、更极具挑战的“救治战”拉响了。
冬季本就是呼吸道疾病的高发季节,加之新冠病毒影响,大量患者涌入呼吸内科门诊,住院患者急剧增加,其中重症患者也越来越多,患者对于呼吸支持、相关设备的高需求以及人力严重不足使得呼吸内一科、呼吸内二科近一个月以来承受了难以想象的巨大压力。
呼吸内科日平均门诊量约150人,加上复诊及其他科室有呼吸道疾病患者问诊,每日一名门诊医生要接待患者300人次以上,几乎喝不上水,只有午休的紧张时间吃口饭,一整天下来,咳嗽、嗓子沙哑、疲惫、头痛、肌肉酸痛等不言而喻。呼吸内一科单日在院患者60余人、呼吸内二科40余人,床位使用率均达到100%,其中重症患者比例较高,需要无创呼吸机,随时可能要进行抢救。
而最艰难的不是患者有多少,而是严重的人力不足,医护感染高峰期,大家陆续高热、“倒下”。最紧张的时候,呼吸内一科王怡军主任带领2名医生、4名护士负责46名患者,其中三分之二是老年患者、四分之一是重患。能坚持的人都把自己岗位工作做好,尽量不把工作压力传导给别人;面对生病的战友,大家也愿意去主动分担工作量,没有怨言。这段时间,呼吸内一科王怡军主任、呼吸内二科卢玉梅主任没有休息过一天,拖着疲惫和身体各种不适一直坚挺在岗位上,出门诊,回病房看患者,现场、电话会诊,处理各种突发事件。
因为太多患者需要救治,大家不发烧了就立即返岗,带病坚持工作,在病区里随时能听到医护此起彼伏的咳嗽声。长时间佩戴N95口罩,加之不断快速移动、救治患者,医务人员的身体很容易疲惫,但是没有办法休息,只能默默忍受继续坚持。护士们承担着巨大的工作量,每日穿梭在病房近两万步,高频次值班、白班也要很晚离开,下班拖着疼痛疲惫的身体步履艰难的背影让人心疼。
但不论面对怎样的困难、承担怎样的救治压力,哈尔滨市第四医院呼吸内一科、呼吸内二科的医护们依旧执着坚守在岗位上,用医者的仁心、爱心、耐心,守护着每一名患者。也希望随着医护们的精准救治、细致护理,患者们可以早日康复出院,这是医者的初心更是我们的荣耀。
希望呼吸人以后不再上热搜,祝愿每个你健康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