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
(以下简称《促进法》)
正式施行的消息
在市民中引起较大反响
它将给我们的生活
带来哪些变化?
来听听市卫健委法监科詹翔宇科长
带来的解答吧
问:新法施行后,将带来哪些变化?
答:1.
患者有了更多知情权
公民接受医疗卫生服务,对病情、诊疗方案、医疗风险、医疗费用等事项,依法享有知情同意的权利。医疗机构及医护人员,应保护患者个人健康信息,确保个人健康信息安全。
患者对自己的病历有知情权,对已完成的病历,医疗机构应在正常工作时间内,对患者提供查询服务。
2.
“医闹”违法
对于“医闹”事件,该法明确规定:“医疗卫生人员的人身安全、人格尊严不受侵犯,其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威胁、危害医疗卫生人员人身安全,侵犯医疗卫生人员人格尊严。”这不仅保障了医务人员的生命安全,包括医务人员的人格尊严和正常的诊疗秩序,都有了法律保障。
3.
将对医疗机构和医护人员“打分”
建立并完善医疗机构和医护人员信用体系,加强医护人员信用管理工作,提高医疗机构信用管理水平,如探索建立“打分机制。
4.
人、财、物都要向基层倾斜
《促进法》中,“强基层”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着力点。如国家建立医疗卫生人员定期到基层和艰苦边远地区从事医疗卫生工作制度;基层人员在补贴、养老等多方面实行优惠待遇。
5.
集中多种力量为健康“打假”
《促进法》中,加大对非法行医的惩治力度,设立了“健康促进”专章,明确提出要加强健康教育工作、建立健康信息发布制度等;医疗人员要跳出“专业术语”,让百姓听懂医嘱和要求。
6.
心理健康将更受重视
《促进法》中明确提出,国家采取措施,加强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和人才队伍建设,促进心理健康教育、心理评估、心理理咨询与心理治疗服务的有效衔接。
7.
“见死不救” 违法
《促进法》中规定,国家建立健全院前急救体系,为急危重症患者提供及时、规范、有效的急救服务。急救中心(站)不得以未付费为由拒绝或者拖延为急危重症患者提供急救体系。
问:新法实施后,我市下一步将开展哪些工作来保障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到位?
答:疫情防控变为常态化后,正常的医疗卫生健康工作将陆续开展,下一步,将对二级及以上公立医院、各级疾控中心建立特定部门承担法治工作,同时,按照要求,也将对整个医疗机构进行更加严格的监管,如制定自查方案;对医护人员和医疗机构,制定一个完整的信用体系。
在非法行医方面
,也将按照新法的要求,加大打击力度,
无证行医、上门打美容针、上门做双眼皮
等都属非法行医范畴,都要进行严厉打击,并
公示非法行医“黑名单”
。
问:因为疫情,大家对健康更加重视,对于中小学生健康的提升,有哪些做法?
答:目前我市已开展了一些公益健康活动,如“爱国卫生月”、“健康大庆”、“免费筛查项目“等。另外,营养计划、晨午检制度、校医院配备、校园用眼卫生等学生健康管理活动,都包含在下一步工作中。
问:这部法中提到,公民是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它对市民有啥具体要求吗?
答:这部法中,国家对公民健康权益做了进一步明确,并提出了目标。为了更好地维护自己的健康权益,希望市民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公民是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市民要积极学习健康相关知识。
其次,对自身要进行健康管理,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如不熬夜、规律作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