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李勤浅谈中国技术领跑中国医美再生时代的新方向

频道:整形知识 日期: 浏览:0

“李勤的那张脸,是他的招牌。”李勤五十多岁,但看起来,也就四十左右。很多人惊讶于他这种“年轻”的样子。感觉医美这个行业,很多医生、专家都很能经老,但像李勤这样的却不多见。他从事整形美容已近30年,有着扎实的技术功底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对于如何让自己青春永驻、永葆容颜,于他而言并不是一件难事。

本期对话人物,来自中国整形美容协会面部年轻化分会会长,爱思特集团学科带头人、博士生导师——李勤。

2021年,是中国医美注射领域的“分水岭”。在此之前,中国医美注射市场长期被玻尿酸等“占位填充功能”类产品占据主导地位。而今年多个再生产品的上市,也标志着中国医美注射技术领域正在由“单一补充填充”向“填充+自然再生”过渡。

2021年11月26日——28日,美沃斯国际医学美容大会在广州白云国际会议中心举办。此次大会主题为《专注长期,价值共生》,近240余位专家学者、跨界精英及数百个参展商出席学术交流与相关活动,探讨国际技术与学术前沿科学进展,研究权威领导与医生成功思维模式,传播世界管理与创新互联先进思想。界面新闻作为此次医学美容大会合作媒体,联合美沃斯组委会特别策划系列人物专访报道,试图通过与医美专家的深度对话,探索医疗美容行业发展生命力的延续之路。

自然变美:医美行业的极致追求

界面新闻:您如何看待医美面部年轻化的发展趋势?

李勤:

早期大家都是追求手术,希望通过手术一次性解决,但是随着医疗技术和产品技术的发展,现在通过非手术的方式也可以达到之前的手术效果。所以大家逐渐接受非手术的治疗方式,这种方式更微创、更安全,效果更有保障。

界面新闻:从您多年的临床角度看,求美者表现出哪些新的偏好和诉求?

李勤:

就像我刚才说的,求美者需求近些年正向着非手术方式转变,特别是疫情之后,这个趋势更加明显。这个过程中也出现一些新的变化,其中之一是对产品的要求。以前的情况是,医生推荐什么产品,求美者就采用什么产品,而现在很多求美者会自己“做功课”,他们对产品有更多的了解后,对产品的要求也会更高。第二个变化是求美者希望产品更微创、更安全,也希望产品效果可以维持更长的时间。第三个变化就是求美者更关注产品如何让自己变得更加年轻,能达到更好的抗衰老效果。

界面新闻:您如何看待注射材料在面部年轻化中的应用?

李勤:

早期中国医美市场大部分产品以舶来品为主,理念、技术和审美都是以模仿西方为主。

最初注射材料进入国内时仅仅用来解决容量缺失问题。因为传统观念认为,面部衰老最主要的变化是容量减少导致的塌陷,通过补充填充物使面部饱满后,松弛就会得到很大改善。由于对注射层次、剂量缺乏经验,导致早期出现大剂量的浅层注射,造就了一批不自然的“人造脸”,让不少求美者对注射项目一度望而却步。过量面部注射曾经为求美者带来困扰,市场便对材料性能和医生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界面新闻:您觉得需求端变化产生会对医生带来什么样的转变?

李勤:

其实我经常在讲,医生是一个需要不断学习的职业,应该是活到老学到老。原来的医生或许认为大学中学的内容可以应用一辈子,但这是不对的,我们还需要不断地学习。实际上,求美者对行业提出的要求也在倒逼医生不断学习,这样才能跟上时代步伐。

界面新闻:您觉得是什么促使了需求端变化的产生?

李勤:

这是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的必然表现。从欧美的发展趋势来看,2005年开始,非手术就已经占到90%,而手术只占10%。我国近两年开始出现这样的变化,这也是求美者需求变化的一个体现。而且非手术的安全性较高,恢复速度更快。实际上,这也是时代发展给我们提出了这么高的要求。

整治医美乱象,保障消费者利益

界面新闻:作为行业专家,您是怎么看待当前医美乱象的?

李勤:

随着美容行业的发展,社会也出现了一些乱象。比如一些外国医生来中国就业,但其实他们很多人连从医资格都没有,做手术失败了,人走了,损失让中国医生来弥补。另外就是产品的问题,我们很多的产品、设备,在欧美发达国家已经研究了很长时间,在治疗方面还是很有经验的,在使用方面,也被证明是安全的,那么我国就应该相应地缩短审批周期,尽快地让老百姓使用,否则一些黑诊所、小诊所,很容易乱用,最后受到损害的还是我们消费者的利益。

界面新闻:肉毒和玻尿酸长期占据注射填充市场“头把交椅”,您期待一个什么样的划时代新品出现?

李勤:

新品的出现需要长期的积淀。我们可以看到,肉毒素已经进入市场有30多年,玻尿酸进入市场也有20多年。目前为止这两个产品依旧是市场主流,这也是因为其安全、可代谢的特点决定的。但是这两种产品存在一定问题。比如玻尿酸,它更多地是一种物理性的占位,起填充作用。目前国外比较关注的一个问题是,存不存在一种能够刺激组织再生,从而解决容量问题产品,我们国内医美界也跟上了这一步伐。所以说,像这种既能达到物理占位,又能动员机体再生机制的产品是未来非常重要的发展方向。

界面新闻:您曾说过你的选品标准是“安全第一有效第二”,从这两个层面你是如何看待这款产品?

李勤:

在使用这款产品之前,我进行了深入了解,也查了国外的资料。目前,我们国内的产品在聚左旋乳酸的基础上做了很大的革新和改进。像是产品前期的动物实验、人体临床三期试验,我们都进行了观察和分析。正是基于这样的了解,我对该产品充满了期待。

(李勤简历:李勤,毕业于第一军医大学,博士研究生,主任医师,教授,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中国整形美容协会面部年轻化分会会长,爱思特医疗美容集团总院长,《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副主编。从事整形美容外科工作30余年,拥有多年临经验,专科技术全面。长期在公立三甲医院的整形外科担任科室主任,擅长面部美容整形,专注于面部年轻化领域,深刻理解面部精准解剖与美学评估,熟悉国际前沿美容技术发展趋势;擅长应用从非手术到手术的个性化治疗方案,对面部年轻化治疗技术和并发症处理有多年经验,治疗风格讲求自然协调。先后获得2012年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军队医疗成果一等奖1项,广东省和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各1项;主编专著4部,主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军队及省、市科研基金13项;培训博士后、博士、硕士研究生30名;近九年发表SCI论著24篇(指导博士生或参加临床Ⅲ期试题研发)。)

吴以岭

吴以岭

以岭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316140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