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我陆陆续续接到了几个电话,不同地区的号码,有男有女,大多南方口音,语气恶劣,但都是说的同一件事
“你认识XXX吗,他借我们的贷款不还。”
XXX是我一个不怎么熟的熟人,多年并不联系,然而我想起来了,他还欠我一百块。
我心知肚明这特么是网贷不还被人爆了通讯录了,应该不光是我,所有他通讯录里的人,哪怕是收垃圾费的大妈,都会接到这种电话。
跟大妈不同的是,我会耐心的听完,然后跟催款的小哥聊上一会。
孤独就像一碗不好吃的面,硬逼着自己吃,就越吃越多,难以下咽。
催款的小哥听起来也是个孤独的人,
我俩从他们的产品,经营方式,聊到了喜欢的姑娘,
南方现在还温暖的天气和北方的秋风,
隔壁工位美女的豆豆鞋和广场上拉二胡的老头。
聊得兴起,电话里听到他扑通一声跪在地上,他求我一件事,
哥,求你憋说了,我错了,我再也不打电话给你了,
哥,我还年轻,跟你耗犯不上,真的哥,我错了憋说了。
戒赌吧没有人在戒赌,只有借钱的老哥。
有段时间我特别喜欢去戒赌吧看老哥,
老哥们说话超好笑的,看着老哥们调侃超开心的。
老哥们个个都是人才,说话又好听,我超喜欢在里面。
反正打工是不可能打工的,这辈子不可能打工的。做生意又不会做,就是借钱这种东西,才能维持得了生活这样子。
肉有五花三层,老哥也有三六九等,真老哥多的欠下一套房子,少的也能欠下一辆东风日产。
你任何时候去戒赌吧,都能感受到吧内气氛淳朴,充斥着同是天涯沦落人、四海之内皆兄弟的感觉。所谓兄弟,就是没有高低贵贱,大家互称老哥,相互安慰鼓励。
但是你想让我认识这些人,我宁愿一辈子孤独的深夜里吃着大葱弹吉他
我不吃大葱,我也不会弹吉他。
没有什么是一本柬埔寨护照不能解决的
因为接到了催款电话,我特意跟网络上一些选择网贷的人聊了聊。
也有大数据表明,百分之八十以上选择网贷的人都属于18岁至30岁这个年龄阶层,学生居多。
网上也有段子:
某一天,网贷公司收到一面锦旗。某学生孤儿,出生后就被遗弃了。借了网贷三千块买了个手机没钱还,网贷公司的催收帮他找到了亲生父母,遂收到锦旗一面。
跟人聊过几次,都是为了一个偶然的需求:旅游、买电脑、打瘦脸针、遇到了个私教、打赏一位主播、炒期货……只是欲望的大门一经打开,汹涌而出的欲望就会选择再次回来。
借来的钱就像不是自己的一样,花起来一点都不心疼。
知乎上,很多你们口中的小哥哥小姐姐,表面上光鲜亮丽,用着大牌化妆品,新款iphone,旅游打卡,身着潮牌。白天,他们照常上课、上班、交际,在失眠的凌晨,化身为一个个知乎匿名账号,向“网贷”问题下的答题者们求救。
一个曾留言愿意借钱的用户,后台迅速被大批私信轰炸。
有发了意外小财而分享喜悦的博主,也会被人留言借钱。
而更多的话题下,有很多人在鼓吹自己欠网贷不还的经历,十几个网贷APP以贷养贷的自豪,原话是:
网贷下款了就如同发了工资
。
还有人会去痛恨,咒骂网贷平台。
我本是卧龙岗散淡的人,凭阴阳如反掌保定乾坤。
奈何网贷非要借给我钱,买包买狗买手机去蹦迪。
这虽然算不上忘恩负义,南郭先生,但也是念完经打和尚,吃完饭骂厨子,
毕竟愿打愿挨的事,我们也要考虑到事物的两面性,要照顾到每个群体的利益,哪怕他们相互矛盾。
比如,网贷是逼得一些年轻人跳楼,但是,它同时也是上千万人的再生父母。
据说,整个现金贷平台的规则:“
借别人的钱还了我的钱,于我而言就是利润。你还不上别人的钱,那是别人的坏账,关我屁事。
”
所以各种催款手段横生,你说泼油漆,大字报,那是你香港电影看多了。
那么是断手断脚?现在是法治社会了,天眼系统无所不在,你在摄像头底下放个屁,搞不好隔壁大厦的保安都能在监控室里闻着味。
更何况大部分的网贷APP不可能为了几千至几万,跨越半个中国来找你。
这不是网恋奔现,搞不好贴上住宿费反而被老哥打一顿。
裸贷?你撒泡小便照照你自己的大肚子你觉得会有人看吗。
最普通的也是最有效的,网贷APP会读取保存你的通讯录,会查询你的社会关系,你不还钱会让你整个人身败名裂为止
“年底的时候,网贷平台停止放贷,不顾我们的死活,他们要分钱过年。贷不到款只能逾期,你知道逾期有多恐怖吗?一天几十个电话,个个都像催命一样,蔑视,讥讽,言辞极尽尖酸刺耳,仿佛把你的头按进泥土里,还不忘踹上几脚。如果你还没有还款,他们就会联系你通讯录里面所有的人,让我有何颜面面对他们。我想过一死了之,喝安眠药,跳楼。但是你不能。就算死了,你的父母老师、亲戚朋友、同学同事一样会接到他们的催债电话。他们抽你尸体,鞭你灵魂,让你身败名裂,死不瞑目。”
而最后的一条明路就是跑路了,没有什么事是一张柬埔寨护照解决不了的。
我想买辆坦克。” “那就买呗。” “买不起啊,那么贵。” “拿信用卡刷呀。” “刷了信用卡要还的,还不起怎么办?” “怕什么,你有坦克。
谈起借钱来,不得不说到信用卡了。
我只有一张两千的信用卡,因为穷困潦倒多年,银行也不给提额。
曾经一次聚会,有不认识的朋友,在讲述自己的旅途见闻,从意大利说到梵蒂冈,
从布加勒斯特 说到瑞典,各种星级酒店见闻,地名冒的跟相声贯口似的,旁边坐的妹子眼睛里星星都要冒出来了。
我也听个乐呵,这种大尾巴狼见多了,你怎么知道他哪条后腿是瘸的,
时不时的给他接两句话,
这么棒!真的吗!真厉害!
就当捧哏了。
后来听朋友说这孙子骗了自己老爸十几万出去玩,旅途中八张信用卡透支十几万。
回来老爹拿棍子要敲他,他脖子一梗,我趁着年轻我自己玩过了吃过了我经历过了我不后悔。
把他老爹气的往自己脸上扇了一嘴巴子。
后来还不上钱,也没人肯借他,银行要起诉他,被逼的卖了房子还债,一家老小租房
住,不知道他是不是还是不后悔。
还认识过一个乡镇地区的政府办事员,不是公务员,临时工编制,月薪两千出头。
政府单位嘛,办信用卡也方便,各大银行信用卡都有,额度还都不低。
结婚透支了二十万,上班觉得自己没面子买车花了十万。
我问他,你花起来好像不用还一样。
他说年轻人嘛,都是这样子的,提前消费了再说,车到山前必有路
。
我也不明白,年轻人都是哪样子,反正他后来还不上,他的月薪还利息都不够。
单位也因为这事辞退了他,上了失信名单,整天喝了酒就骂狗日的银行。
还有我,我倒是没有欠钱不还,经常接到信用卡,小额贷款的电话的时候。
我总是要给人家讲述一下你要是借给我几万块,我一定要去云南买个大象回来。
直到碰上一个沈阳籍的客服,
在我讲述了我的需求后,问我
“啥玩楞,你要那玩意干哈?”
“总地啊,还是练杂技啊,我瞅你长地跟个大象似的”
“撒逼”
当然我大半夜不睡觉,打了这么多字不是跟你分享脑残小故事的。
年纪轻轻的,大马路上诱惑也多,吃喝嫖赌买包,沾上几样也不是什么大事。
谁都有个手头紧的时候,也有像我一样常年揭不开锅的人,量力而行的消费和有计划的借贷都是安稳生活的保证。
借钱不是作死,作死的是借了钱还不上。
以上举的案列,他们从一开始的时候,就有两样东西阻碍了他们像正常人一样不失尊严的生活,
他的左脑和他的右脑
最后说个真理吧
朋友们碰上了难处,该啃老啃老,也许你觉得天都塌下来了,其实在你爸眼里,这一切
算个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