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认为‘盲’只是你的一个特点,而不是缺陷,勇敢挑战自己,也许有一天你可以为你的‘盲’而自豪!”
在2018年,上海市有一名全盲考生王蕴,
在高考中取得623分的优异成绩,与满分660分只差37分,在上海市排名前十
,不仅改变了常人对于残疾人的看法,也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而且令人惊讶的是,他三岁时便双目失明,然而不仅功课好,而且还喜欢
自行车、游泳、马拉松、户外探险、钢琴、竹笛……
样样在行。
三岁时双目失明,却在学习之路越战越勇
王蕴是早产儿,出生两个月后,医生就告诉他的父母,
孩子由于吸氧过度导致视网膜脱落,他可能会在黑暗中度过一生。
一开始他还有点视力,但在他三岁的时候,有一次走路撞到了墙上,父母才知道,他已经完全失明了。
这个事实对于整个家庭来说,是残酷的打击,然而小王蕴却安慰父母道,
“没关系,虽然我看不到了,我可以像其他小朋友一样能干。"
父母为了让王蕴能够受到更好的教育,于是一番打听和寻找,
他们最后带王蕴入读上海盲童学校。
善于发问,拥有标准美式口语
在学校里面,老师对于王蕴的印象也比较深刻,
认为他善于发问,遇到不懂的问题会及时问老师
,而且自己会制定合适的学习计划,效率很高。
2016年,王蕴荣获全国盲人英语演讲竞赛二等奖。
他平日里非常喜欢听英语新闻广播,以及通过盲文阅读英文书籍。
在学校集训的时候,他的标准美式口语曾让不少英语教师,成为了他的粉丝。
2018年高考,他考取623分的好成绩,其中
语文127分、数学145分、英语144分。化学、历史和生物学科中,两科A+和一科A。
而且他的考试内容跟其他考生一样,只是试卷是用盲文写的。
不以爱的名义,剥夺孩子的权利
妈妈从未把王蕴当成是一个失明的孩子,而且放手孩子,让孩子用利用自身的其他感官来代替眼睛去感知周围的一切。
所以,王蕴从小开始,就学会自己吃饭、穿衣、洗衣服,甚至要独自与其他正常的孩子一块玩耍。以至于,
王蕴除了没有视觉能力以外,和别人家的孩子没有两样
,甚至更能干一些。
而懂事的王蕴明白,
父母在培养他独立的时候,在背后不知道留下了多少心疼的泪水。
在他看来,父母的爱是伟大的,也是无私的。
同时,王蕴也时常跟周围的人讲:
盲童畏惧困难不是由于视力上的障碍,而是很多人否定的暗示让他们失去了信心。
无论是谁,都不要人为地给自己或他人的人生设限。
的确如此,
人生只有不要,没有不能,不要轻易地给自己的人生设限。
因此,我们唯一需要突破的就是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