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要写一个大主题,一个千古难题,真真心有惭色,又确实捉襟见肘啊!
我只是一个凡人,过着人间的半百,大大小小的社会变革赶上几桩,又只是随波逐流的沙,被动参与海浪的淘洗,哪懂得爱这件事呢!
若说备受其扰,倒是真的。
说一个人没有爱,他/她一定会否认。七情六欲都具备,怎么会少了爱这件事呢?
我的父母都是知青,他们十四五岁就身怀舍身取义式的悲壮背井离城——下乡。
少年最美的年纪,一切都不由自己的开始了。
他们什么都不懂,懂了又奈何!每个人都是潮流里的一滴水,或是泡沫。作为子民是有意义的,足矣。
母亲相中父亲老实,父亲相中母亲漂亮,这就是他们互以为的爱意可以成全婚姻。而我的耳朵里听到最多的是,父亲冷漠无情。看见的是母亲的精致与出轨。……
我出生三天才有活气儿,接生婆子的经验我是死了的,虽然有“坐生娘娘”一说也仍不免被扔在草垛的命运。母亲忍着暑热捡了回来。取名“抛砖”后面的两个字。要说,还是祖上的姓氏好带给母亲取名的美好创意。
父亲母亲一直两地分居。父亲每一次回来,母亲笑意盈盈的脸就清晰一次。
虽然我要洗那一盆放在炉子上总也化不开都是冰冻的袜子,那种冷的待遇能够换得看见母亲的热情与笑意,所以可以忍受手指又拔手又酸臭。
因为房子里有父母团聚的爱意在同时氤氲。
然而,我也在冬日里,被母亲以拙劣的理由赶到院子里,远离房子的门口,跟两个妹妹站在风里。
室内,是她和她的未婚同事。
离开后,我们三个,才能进屋。大妹妹直奔本是父母的卧室,指给我:“大姐姐你看,俩枕头……”
从此,我极讨厌大眼睛双眼皮一眼看过去长得好看的男性。
虽然跟某人说起讨厌的理由是母亲极爱大姨家的好看的表弟,给她哺乳,抢了我小妹妹的伙食。其实起因不是。
且,表弟的那次被我绰起板凳一顿砸,也是起源于此念。表弟谈起这事,我都无从道歉,他说不是我……
那个人的姐姐送给过我梦寐以求的黑底黄条的有绒毛边的“手闷子”。
妈妈很爱我,总变着法给我做新衣裳,妹妹们捡我的穿,可是我的手腕不光又裂又皴,为什么受冻到肿了,还要那个人的姐姐送我手套?!我没戴!我很喜欢!但我没戴!我不懂原因,但我恨意丛生!
后来还是戴了,一面喜欢一面恨,一面加深着恨!
爱呢?从来就没有过吧?或者从此弥散了的吧?
我们因爱而生,因爱而长,因爱延续了爱,这不是拥有了爱吗?
我说,这是爱欲。
你看世间纷扰,爱恨情仇,不都是因为自以为是的爱弄出来的啼笑皆非的事端?
若是问他/她可否懂爱,一定会沉默、凝神,闪烁其词。
不幸的人生各有各的不幸,这话存到现世就要烂了,但是人生总要亲自来过,即便是一代又一代的复制,总会有猛醒的一代吧!
《爱的五种能力》,先拥有肯于向内看的勇气,保持觉察,破除固有的所谓信念就是质的突破了。
很多人需要通过阅读这件事获得认知,没有主动渴望,遇见智者怎能伸手拉你一把?
“答案不在外面,它都在你的内心”武志红老师上午对听众说,我也以为他偏偏对我说,因为被解析的懂得也是被爱的光芒普照。
我想知道,这一腔热血怎么就与爱失之毫厘,差之千里的。
我想知道,爱是倾听与无条件接纳这么简单,怎么就这么艰辛。
叔本华又说:“世界上最大的监狱,是人的思维意识。”人一旦敢于破局,思维的牢笼就会彻底被打开。
他们,直接给出了答案,他们,何其痛苦过。我想,我若痛得足够,也许也会得到些许眉目吧!也许!
——都是断章,暂且如此吧!